《世界翻轉中》減塑新生活3

每年全台用30億支塑膠吸管,2030年推全面禁用能達標?

世界翻轉中 減塑新生活 減塑專題 吸管

◎ 撰文/周祐萱
◎ 攝影/李延智
◎ 發布日期/2024.04.07

每當喝珍珠奶茶,總需要吸管輔助,一年台灣用掉至少30億支的塑膠吸管,2017年時,還是高一學生王宣茹的公民課作業,需要發起議題上傳到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她便以「全國應該漸進式進用免洗餐具」作為提案,結果連她自己都很震驚,居然順利通過五千人連署門檻,也變成所有相關政府部會,必須要開會討論的議題,而當初使以免系餐具作為發想,不過經過討論評估後,認為海洋垃圾量很大的一塊就是吸管,因此,以塑膠吸管為方向去規劃。不過,當時高中的王宣茹,到政府部門開會時,不免也遇到反對聲音,認為不應該只侷限於免洗餐具,也讓她相當震撼,但依舊沒有澆熄她提案最初的想法,深知公民也必須替環保盡一份心力。

世界翻轉中 減塑新生活 高中生王宣茹「全國應該漸進式進用免洗餐具」提案

高一生王宣茹「全國應該漸進式進用免洗餐具」的提案,已通過五千人連署門檻。

挑戰1億支吸管減量目標,飲料店面臨難題

確實,環境部(當初環保署)自從2019年7月1日開始,禁止四大場域,包含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以及連鎖速食店這4類對象,凡是內用餐飲,不能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推行至今已經快五年,目標每年可減少一億支的塑膠吸管使用量,而像是連鎖超商,雖然還沒被列入,但已經改為就口杯,而環境部還有更遠大的目標,預期2030年要全面禁止所有業者,提供消費者一次性塑膠吸管,這對販賣像珍珠奶茶、冰沙等業者來說,將會是一大難題。

最常被視為塑膠吸管替代品的紙吸管,卻因為軟爛材質,使用不便,再加上有致癌物的風險,接受度較低,而另一種PLA吸管,需要在特定情況下才能分解,也並非政府力推的吸管種類,目前吸管品牌,也積極推出替代性原料,包含竹纖維、甘蔗、咖啡渣吸管,以及用小麥殼做成的吸管,不約而同打出環保的口號。 

世界翻轉中 減塑新生活

為了取代塑膠吸管,市面上已出現竹纖維、甘蔗、咖啡渣、小麥殼等替代吸管。

吸管部分禁用5年,替代品成本高難普及

不過,業者發現在國內推環保吸管,相較於歐美的接受度還是比較低,因為店家仍然會以成本為考量,並且跟著政府的政策走,也因此需要有政府禁令推動,對於減少塑膠吸管使用量,將會有所幫助。

跟上國際減塑趨勢,一直都是環境部所提倡的,當然,吸管不可能完全消失在生活中,因此,持續找尋更好的替代性吸管材質之外,還是努力宣導民眾觀念得跟著轉變,比起使用任何一次性塑膠吸管,自備可重複性吸管才是最環保,減塑是你我的責任。 

看完整專題報導

TVBS

延伸閱讀

TVBS-GOOD_footer-img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新聞部
節目部
趨勢發展部民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