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翻轉中》減塑新生活1
◎ 撰文/劉彥萱
◎ 攝影/黃冠瑋
◎ 發布日期/2024.04.07
塑膠製品在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超市、便利商店、外送美食,透明塑膠袋隨處可見,尤其在夜市更是普遍。塑膠垃圾產生速度快、大量使用,人類生活早已離不開塑膠,近年來就有越來越多人憂心「塑膠微粒」對健康是否有害?
無論在空氣、食物、還是水當中,都有塑膠微粒的蹤跡。塑膠微粒,又稱微塑膠,粒徑小於5毫米,可以透過呼吸道、皮膚和腸胃道進入人體。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能夠直接證明,塑膠微粒對人體造成危害,但要特別注意,微塑膠表面可能附著的戴奧辛、塑化劑或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微塑膠,其中有一半的血液樣本含有PET,有的甚至含有多種微塑膠。此外,大陸醫界也發現,不只血液樣本中存在塑膠微粒,甚至連心臟組織樣本,也有微塑膠滲入。
防油、防水、耐高溫的PFAS化學物質廣泛使用在防油紙袋、餐盒等食品包材中。
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羅月霞強調,微塑膠存在在血液中,代表著人體排出微塑膠的速度,遠慢於進入的速度,導致殘留在血液中,進入其他器官,甚至是腦部。她說,雖然初步研判,微塑膠若沒有達到一定劑量,對人體腸道不會有影響,但若長期暴露在微塑膠環境下,體內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勢必存在潛在風險。
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佳瑜就透過動物實驗,觀察到令人憂慮的現象,她發現若持續餵食小鼠聚苯乙烯塑膠微粒,每周兩次,持續八周,小鼠的學習與記憶會產生問題,沒辦法學習得很好,隔一天之後,記憶出現缺失。
經過實驗發現,老鼠吃下塑膠微粒,恐將影響學習與記憶。
雖然這些結果都還需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對人體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塑膠微粒不僅會進入人體,對海洋生態也造成巨大衝擊。台灣都會河川都已經受到微塑膠污染,而且微塑膠的量與人口密度及土地使用呈現高度相關。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實際到小艇碼頭,做海水中的微塑膠採樣,發現不少浮在海面上,經過風化、分解的塑膠微粒。
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指出,海中的微塑膠或塑膠垃圾表面,通常會吸附許多有毒物質,而塑膠微粒體積小容易傳輸,最終很有可能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目前台灣河口微塑膠濃度範圍,約每立方公尺0到1.8個之間,但在人口密集的都市區域,如淡水河流域,微塑膠含量高達每立方公尺24.6個,對人類健康和食物鏈構成潛在風險。
微塑膠已經威脅到海洋生態與人類健康,但可別以為,不用塑膠製品就可以將毒拒於門外。
台灣河川暗藏塑膠微粒,人口愈密集,河川中的塑膠微粒濃度就愈高。
荒野保護協會專員黃嘉瑩指出,飲料杯上的封膜,要擔心有塑化劑的問題,盛裝食物的塑膠袋,也可能存在塑膠微粒,甚至紙袋上,也恐含有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尤其PFAS具有防油、防水、耐高溫等特性,不僅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包材中,還用於紡織品、化妝品、醫療用品等領域,是難以被環境分解的永久性化學物,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肝指數、生殖系統異常,甚至有致癌風險。
化學物質在不知不覺中,對人體造成傷害,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才是解方,自我健康嚴格把關,避免把環境中的毒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