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該減塑?

別讓地球成為巨大塑膠球!2024世界地球日要你加速減塑

別讓地球成為巨大塑膠球!2024世界地球日要你加速減塑

◎ 撰文/謝佩穎
◎ 攝影/胡瑞麒
◎ 封面圖片/AI生成示意圖
◎ 圖片提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綠色和平GREENPEACE
◎ 發布日期/2024.03.20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這個日子緣由是1969年美國發生「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當時在聖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外海的聯合國油井發生爆炸,外洩超過300萬加侖的重油,造成超過一萬多隻生物死亡,成千上萬海鳥、海豚、鯨魚等生物陳屍海灘,怵目驚心畫面震撼全球。

隔年,美國參議員Gaylord Nelson發起世界地球日活動,成為了「世界地球日」開端,號召兩千萬民眾走上美國街頭,要求乾淨的空氣和水,呼籲人類停止破壞,環保人士發起制定相關環境法規的運動,1970年代開始一連串環保活動自此展開。

全球塑膠公約啟動,首度塑膠生產入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整合行銷專案經理官淳安解釋,在1970年代以前,大多數人對環境是沒有認知的,或是覺得不重要,就連猜字遊戲提到「環境」兩個字的頻率可能都比新聞報導還多,所以當世界地球日的發起,就變成一件很重要的倡議活動,牽動美國政府響應之外,也開始越來越多民眾、團體加入。

1990年,地球日動員141個國家、共兩億人口,宣傳世界各地的資源回收運動;2000年則增加到184國、5000個環保團體響應,將焦點放在全球暖化與綠色能源;到了2020年,地球日50周年,全球積極推動永續行動,也是巴黎協議正式生效第一年。

2022年3月2日,175個國家及地區領袖於肯亞首都奈洛比通過決議,通過《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讓減塑入法,是全球塑膠減量最重要的國際協議。

全球目標2030年停產一次性使用塑膠,2040年塑膠減量60% 

全球目標2030年禁用一次性使用塑膠,2040年塑膠減量60%。(圖片/綠色和平GREENPEACE提供)

2024年主題:地球與塑膠,以減塑為最終目標

台灣的「台灣地球日」大約在2002年左右,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開始翻譯世界地球日的網站資訊,製作成網站,在台灣國內開始宣傳。官淳安表示,後來世界地球日總部發現原來台灣也在響應地球日,於是在2009年就和環境資訊協會正式簽訂合作備忘錄,擔任台灣地球日的窗口,並舉辦各式倡議活動。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Planet vs. Plastics地球與塑膠」,對「為了人類與地球的健康而終結塑膠」的目標提出堅定呼籲,要求2030年停產一次性使用塑膠,2040年將塑膠產量減少60%。

根據台灣地球日網站表示,去年全球總共製造超過5000億個塑膠袋,等於每分鐘就製造了100萬個塑膠袋。根據5 Gyres Institute數據,每個塑膠袋平均使用壽命是12分鐘,但它對環境的影響卻會長達數百年。即便在分解後,塑膠仍會以塑膠微粒的形式存在,這些微小的顆粒能侵入地球上每一個角落。

塑據會說話

5,000億個是全球一年用掉的塑膠袋數量。
12分鐘是每個塑膠袋平均被使用的壽命。
2040年全球塑膠產量要減少60%。

官淳安表示,以往塑膠微粒只聯想到會跟環境有關,但現在發現塑膠微粒經過風吹雨打,仍會進入到食物鏈裡面,廣義的不只有生物碰到,是整個星球生物都會接觸到塑膠微粒。

今年世界地球日要實現「2040年將塑膠產量減少60%」,他們的做法是:

1. 讓大眾認識塑膠對人體、動物和整體生物多樣性健康造成的危害,要求進行更多塑膠對健康影響的研究,包括向公眾公開所有與塑膠造成的影響有關的資訊。
2. 在2030年之前加速淘汰所有一次性塑膠製品,並在2024年實現聯合國《全球塑膠公約》中的此一承諾。
3. 要求制定相關政策,終結快時尚及其使用大量塑膠的製程。
4. 投資創新科技和材料,打造一個沒有塑膠的世界。 

世界地球日 官淳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整合行銷專案經理官淳安表示,塑膠微粒不僅與環境有關,塑膠微粒經過風吹雨打,會進入到食物鏈裡面。(攝影/胡瑞麒)

54個綠行動,減塑其實很簡單

台灣地球日延續2020年起所發起的「台灣百萬綠行動」,製作一張綠行動清單,將54項綠行動分為「減塑」、「減碳」、「節約」以及「知識」,讓綠行動更加具體行動化。推動數年,不少個人及企業響應,2023年募集到128萬多次綠行動,包含39多萬人次及38家公私立機構聯手響應。

TVBS

(圖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TVBS

延伸閱讀

TVBS-GOOD_footer-img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新聞部
節目部
趨勢發展部民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