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翻轉中
◎ 文字/古彩彥・張鎮安・劉立宸
◎ 圖片來源/TVBS
◎ 發布日期/2024.11.17
全球暖化加劇,今年2024年被視為史上最熱的夏天。地球在發燒,而台灣的問題更為嚴峻。根據《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過去30年來台灣的平均氣溫每十年上升0.27度,比起全球升溫的速度更快。環境部警告,若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台灣冬季在2060年前或將完全消失,成為全球暖化衝擊的直接受害者之一。
極端天氣的威脅也隨之加劇。氣象專家指出,極端天氣使得颱風變得更強且路徑向北偏移,對台灣的威脅日益加大。若全球溫度上升2度C,台灣的雲林、台南和基隆等低海拔地區,將有2.3%至4.3%的面積處於淹水風險中,甚至到了世紀末,水稻的產量將銳減18%。
夏天一天比一天熱,尤其是都會區,但都市高溫難以逆轉。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永續長林子平表示:「都市的高溫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我們只能盡量減緩它的升溫速度,但無法回到過去的低溫。」他指出,城市的熱島效應持續擴大,過去十年來,都市區域的溫度增速顯著。以台北市為例,建築與氣候研究室發現,台北市的高溫集中在盆地的中央區域,像是萬華區,而近年高溫逐漸向盆地周邊擴散,甚至延伸至新北市和桃園市,跨越行政區的熱島效應成形,「熱」逐漸擴大。
夏天一天比一天熱,尤其是都會區,但都市高溫難以逆轉。
都市降溫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保留都市風廊,使風能在都市中流通。內政部建研所組長蔡綽芳指出:「如果風速每秒增加一公尺,人體體感溫度可以降低兩度,這樣便能減少冷氣的耗能並間接減少碳排放。」蔡綽芳進一步解釋,過去建築設計偏重室內空調和通風,然而若能從風的角度規劃都市,則能提升整體降溫效果,達到減碳與節能的目的。
台北市的仁愛路正是城市風廊的代表性案例。此區域道路寬廣,兩側綠帶遍布,風流得以順暢通過。「台北市的主要風廊包括從內湖沿基隆河至淡水,以及從文山區沿新店溪到淡水,這些風道不僅為城市降溫,也能將涼風帶入高溫區域。」蔡綽芳指出,這樣的風廊系統不僅是城市降溫的關鍵,還有效減少了都市熱島效應的擴散。
都市降溫重要方式之一是保留都市風廊,而台北市仁愛路則是城市風廊的代表性案例。
面對不斷升溫的都市環境,廣慈社宅成為都市風廊設計的典範。廣慈社宅在規劃時特意將建築棟距拉大到10至15公尺,形成寬廣的風道,讓風能順利穿過社區。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綠地,還有效促進氣流通行,成為減緩熱島效應的關鍵措施之一。台灣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永續長林子平指出:「如果棟距只有三米,風速可能不足每秒0.5公尺,但拉寬至10至15公尺後,風速可達每秒1至1.5公尺。」
台北市廣慈社宅風道設計,讓涼風吹入密集市區,不僅改善社區內的體感溫度,還維護了通風正義,有助於帶動周邊區域的降溫。根據林子平的說法,廣慈社宅的氣溫相比台北101周邊低約攝氏1.5到2度。「這樣的低溫不僅停留在廣慈社宅周邊,還能隨著風道向外延伸,涼風得以穿過台北盆地,並影響到信義計畫區。」透過風道,廣慈社宅的降溫效果為信義區的居民提供了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台北市信義區大樓林立,辦公大樓多空調需求大,城市熱島效應一旦發生,很容易蓄熱。
大型公園在降溫方面同樣扮演關鍵角色。以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為例,這片占地25.9公頃的綠地被視為台北市的「冰箱」。根據2024年6月22日的觀測數據,中午時分園內溫度為34.9℃,相較於台北盆地的萬華區高溫達37℃,溫差高達2.1℃。大安森林公園就像是城市打開的冰箱,能夠讓涼風流動到周邊高溫區域。這樣的涼風流通有效地降低了城市熱島效應,為都市降溫帶來顯著效益。
隨著都市熱島效應不斷加劇,新北市林口工一產業園區的風廊設計成為都市降溫的重要範例。該園區在規劃時精心設計了東北向的風道,以便利用當地地形和海陸風效應,讓白天和夜間的空氣流通更加順暢。新北市城鄉局主秘謝登武指出:「我們設計時充分考量風向,白天海風從西北海岸吹入,進入園區,夜晚則因地面熱空氣上升,涼風吹回海岸,形成自然的循環。」這樣的設計使園區能夠有效散熱,同時減少冷氣需求,降低碳排放。
林口工一產業園區的風道規劃對於員工健康和工作環境也有顯著的影響。謝登武表示:「園區內的風道不僅是為了降溫,更是為了減少熱空氣滯留,確保員工在高溫季節中能有較為舒適的工作環境。」根據內政部建研所的測試,風速每秒提高一公尺,人體體感溫度即可降低約兩度C,因此風道設計在園區內大幅減少空調使用頻率,並節省大量能源消耗,達到減碳的目的。
自111年以來,新北市在都市設計審議準則中加入了減碳和通風考量,規定大型開發案必須保留風道,並要求廠區周圍進行綠化,行道樹種也需有助於降溫效果。而道路除了路寬規定之外,也要求廠區建築的建築線,不能緊貼道路,而必須退縮10公尺到15公尺,如果20公尺寬的計畫道路,再加上兩邊各退10公尺,就形成一個40公尺寬的風廊,同時,園區公園綠化帶和滯洪池設計相結合,使得整體生態系統不僅有利於降溫,更能增加環境韌性。維護吹風權:河岸高樓與通風正義的挑戰。
在都市規劃中,通風正義也是一大考驗。部分河岸第一排的高樓建築,因為棟距過於狹窄,妨礙了風流通,讓風無法有效擴散至社區內部。研究顯示,若棟距增加,河岸的風便能穿過建築廊道進入後方社區,有效解決高溫區域的降溫問題。
台北市許多新開發的社區已開始在規劃中保留風廊。例如廣慈社區在設計時,特意將建築棟距拉大到10至15公尺,以增加綠地並留出通風空間。根據林子平的說法,「當棟距只有三公尺時,風速可能不到每秒0.5公尺;但當風道留得較寬,風速就有可能達到每秒1到1.5公尺,這對都市降溫有顯著效果。」
台灣面臨的氣候挑戰使人們對都市環境的未來深感憂慮。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增溫已達1.5℃,而台北市的增溫更比全球平均高出0.2至0.3℃。林子平坦言:「這個溫度已經達到不可逆的程度,這就像我們一步步走向懸崖的過程。我們無法完全逆轉,但可以延緩這個步伐,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在此情況下,未來都市規劃須著眼於減碳降溫,保護風廊與增加綠地等策略不僅是為了舒適的生活環境,更是面對氣候變遷的迫切需求。當都市能夠讓涼風吹入、並有效減少熱島效應,城市才有望在全球暖化的挑戰中獲得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