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顆高麗菜破百、蛋黃酥售價翻倍!全台9成民眾有感「氣候通膨」!

TVBS新聞網

半顆高麗菜破百、蛋黃酥售價翻倍!全台9成民眾有感「氣候通膨」!

◎ 撰文/萬紹安
◎ 攝影/胡瑞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汐止區公所-水返腳大小事
◎ 發布日期/2024.11.18 

全球暖化、極端天氣,這些詞彙隨著一年比一年還熱的夏天,以及越來越常見的暴雨現象,民眾感受越來越深,如今氣候變遷的代價也一點一滴地轉嫁到我們的荷包!

觀察台北市糧價,「白米零售價格」在2018年時稉種每公斤約45.6元,但2024年10月已經來到47.38元;漲幅接近4%左右。白米漲價的因素牽連甚廣,但跟極端天氣也有關係,而異常高溫和暴雨衝擊的農產品不只白米;根據北農果菜批發價顯示,近20年來,蔬果價格呈現上漲趨勢,2003年,蔬菜平均價格每公斤僅16.7元,到去年已漲至34.5元;水果平均價格也從每公斤22.4元,漲至51.3元。

蔬果售價20年漲2.2倍

◎ 資料來源/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情網站

民調顯示:全台9成民眾認為通膨元凶是極端天氣

綠色和平組織在今年7月進行「氣候通膨有感民意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九成民眾對物價上漲有感,並認為極端氣候事件造成資源短缺是主要原因之一。

為何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貴?綠色和平組織整理數據,未來全球有87%稻米、36%小麥的產量將因「高溫威脅」而面臨乾旱風險,且風險指數從目前的1%,在2050年將上升至30%~50%。消基會也根據2022年央行分析資料顯示,氣候變遷影響全球,這讓台灣過去進口的原物料、飼料價格也跟著上漲,間接導致食品價格上揚。換句話說,你我正在承受「氣候通膨」的代價。

極端天氣愈來愈頻繁,農作物損失慘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今年3月19日瑞士當地,發表年度的全球氣象報告,指出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地表平均溫度最高的年份,示警氣候問題已經達到紅色警戒,聯合國祕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全球氣溫升高導致數千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農作物歉收與經濟蒙受重大損失,使得永續發展受到災難性的衝擊。」

科學家認為,目前全球升溫超過攝氏1.5度,極端天氣就會更頻繁地增加;若超過攝氏2度,發生頻率將是現在的一倍;因此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即設定出1.5度上限。但根據世界氣象組織 (WMO)的報告,才過了8年時間,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已經比工業化時代之前,高出攝氏1.45度,跟巴黎氣候會議當年設定的上限,只剩下0.05度的差距。

不僅如此,「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小組」(C3S)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夏季均溫比2023年增加0.03℃,2024年已成為地球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對此,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認為,這表示全球政府在減碳這方面不夠有力,如果再沒有更積極作為,為我們的後代恐怕要付出更高、更多的因應成本。 

颶風、乾旱、熱浪、洪水變大變多,農作物供需失衡

地球正在發燒,這把火已經燒到你我荷包。因氣候變遷及其相關的極端天氣事件(如溫度上升、降雨模式改變、颶風、乾旱、熱浪和洪水)導致農作物減產、生產力降低、收入減少和供應鏈中斷,進而影響、推高我們在食、衣、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成本,最終引發「氣候通膨」(Climate Inflation)。

 氣候通膨

地球持續發燒,這把火已燒到你我荷包。(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台灣農損年均124億元,2016年383.4億元最慘

氣候通膨衝擊你我生活,除了直接影響還有間接影響。直接影響包括農作物產量下降和供應鏈中斷導致食品價格飆升的「食物成本」、還有極端天氣事件影響能源生產和供應,或持續升溫造成電力需求增加,推高能源價格的「能源成本」;間接影響像是提高生產成本、高溫使得工人效率降低、健康風險增加,造成企業的勞動成本上升,最終轉嫁到物價上的「人力成本」、供應鏈中斷增加物流成本。

氣候通膨 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

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認為,積極減碳才能改善氣候通膨。

民眾消費習慣改變!菜市場千元大鈔變薄

「以前兩把50元的莧菜、青江菜,現在一把就要50元!」站在菜攤前,家庭主婦感嘆,也道出很多婆婆媽媽的心聲。當半顆高麗菜放到秤上,突破百元大關,這一趟菜市場買下來,「一張小朋友」千元大鈔一下就沒了。

TVBS

颱風過後,半顆高麗菜就要百元,家庭主婦超有感。

夏季高溫+雙颱過境!中元豬價破百,中秋鴨蛋漲破50元

今年七月底凱米颱風過境,九月底十月初又來山陀兒颱風,記者實際前往傳統市場採訪,不少家庭主婦都有同樣的感受,就台灣而言,極端天氣帶來的生活影響,從每年颱風季前後菜價波動最有感。然後,不僅是葉菜類,今年夏天高溫不斷,豬隻育成率低,中元普渡前,豬價一度飆破每公斤100元,創下今年最高價;另外國內鴨蛋價格,中秋節前,從每公斤48元調漲至50元,同樣寫下新高紀錄。

高溫、暴雨雙重打擊!豬價漲3成、鴨蛋漲5成

凱米7月淹南台,肉商進貨成本大增

七月凱米颱風襲台,南台灣災情嚴重,不少畜牧場因淹水,損失慘重。根據台南市農業處統計,後壁區16場、鹽水區10場等多間畜牧場受災,下營七股等區也有。截至七月底,申報災損金額粗估8,279萬元,設備損失7,528萬元,總計超過1億5千萬元。同時雲林縣農業處也統計,損失金額5,076多萬元,還有11場設備損失,目前總計5,079萬元,兩個縣市加起來農損超過兩億元。在颱風過後,雲林豬肉攤表示,他們每斤售價150~170元,但其實進貨價已經漲一成,擔心嚇跑消費者,增加成本就選擇自行吸收。

據綠色和平調查2021~2023年「氣候事件」招致農損,使得價格上漲的農作物,發現開花季、結果季的乾旱現象,會令農作物減產,進而推高玉米、椪柑、冬瓜、柿子等蔬果的價格,比同期上漲1.17~2.4倍;而極端強降雨下,青蔥、洋蔥、芒果、芭樂等,則上漲1.1~4倍。

以青蔥為例,2021年8月西南氣流襲中南部,10日內降雨2,427毫米,幾乎是全台一整年的平均年雨量,造成嚴重農損,青蔥的產季價格對比2020年同期,由35元飆升至173元。還有龍眼、荔枝,今年二、三月缺水,影響「結果率」,導致產量下降9成,一公斤飆出120元天價,對比往年產季成交價每公斤不到110元,貴了至少10塊以上。

氣候通膨 青蔥

極端強降雨出現,青蔥價格容易受波動。

氣候致災全球連動,阿根廷葉蟬波及台灣玉米價格

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張君維表示,不只台灣農作物因為減產導致價格上漲,國外的旱澇災情,同樣會影像到國內市場,阿根廷的乾燥天氣以及葉蟬攜帶的疾病風險,導致玉米種植受到打擊,促使當地農民本季選擇種植更多的大豆;加上台灣頻繁高溫影響鴨蛋產量,導致鴨蛋價格近2年上漲約每公斤24元,占過去10年上漲金額的7成,直接影響蛋黃酥成本,在台北的蛋黃酥業者「時飴」,今年一顆最高要賣到166元,與往年市場均價60元相比,貴了一倍不止,老闆無奈表示:「成本根本壓不下來。」

10年間主要食材漲翻天

示警烤肉5食材漲不停,2050年中秋節物價恐漲2倍

就連台灣人的中秋烤肉,未來也會因為氣候通膨影響,食材價格上漲,綠色和平表示,2050年物價將會是目前的2.28倍,以中秋節常見的烤肉食材來看,筍、花椒、玉米、蛤蜊、肉片等食材價格將會飆到5,800元。更有甚者,據研究,到2050年農產品價格恐上漲25%,民以食為天,當農產品價格因為「氣候通膨」不斷飆升,不只衝擊荷包預算,還有溫飽的生命基本需求,這也讓近期低碳、少肉多蔬的簡單生活,成為新趨勢。

氣候通膨 烤肉食材漲不停 2050年中秋節物價恐漲2倍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食材漲不停,2050年中秋節物價恐漲2倍。

延伸閱讀

TVBS GOOD footer-img TVBS GOOD footer img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新聞部
節目部
ESG永續發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