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新聞網
#MoveTheDate
13
Days
降低50%運輸足跡,大眾交通工具取代三分之一汽車里程,其他改為單車或步行,可延後地球超載日13天。
◎ 撰文/萬千瑜、葉韋辰 ◎ 攝影/葉志明 ◎ 發布日期/2024.07.25
你有想過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可能造成地球資源的負擔嗎?2024年的地球超載日落在8月1日,比去年又往前推進一天。這代表8月1日以後的每一天,大家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皆以「透支」的方式消耗地球生態資源,但如果大家能在出門前,思考一下一整天的行程動線能怎麼安排,或許能讓地球喘口氣!
綠色和平組織媒體與推廣主任陳業鵬(Jimmy)指出,光是出門上班這個日常行為就足以造成巨大的影響,他算算自己開車上班,跟搭捷運所需要的時間,比較下來後,捷運通勤要多花一倍的時間;不過,每天減少的碳排放,比自行開車,減少13.5倍,他是如何計算的呢?如果越來越多上班族、通勤族也都願意減少碳排放,緩解地球生態赤字,又能做到什麼樣的改變呢?
採訪這天,《TVBS新聞網》記者跟著陳業鵬實際體驗他的通勤族生活。通勤資歷已經30年的陳業鵬住家在新北市淡水跟紅樹林捷運站中間,淡海輕軌在2018年12月通車後,當地通勤族也變多了,上班尖峰時間常常到紅樹林站,捷運車廂已經滿載,但他依舊選擇捷運作為通勤工具。他分享:「其實不塞車的話,從我家開車到公司大概只需要30分鐘,但是尖峰時段大概得需要1個小時,至今還沒有這個勇氣開車,再加上淡北道路正在興建,又少了一個車道,甚至有時候連公車都塞住,選擇搭捷運的話,得先走到捷運紅樹林站。」
多走路也能節碳,根據統計,每日6公里計算,約步行1萬步,單趟可減少1.42公斤排碳量。
他這一趟上班之路,如果不搭公車到淡水站,就得從家裡步行到紅樹林捷運站,再搭捷運紅線抵達台大醫院站,出站後走路5分鐘左右,就可以抵達綠色和平組織的辦公室上班,時間約莫也要一個鐘頭。陳業鵬分享,以前也曾經開車上班,但後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還不惜花更多時間到淡水起程站,就是因為搭捷運有其方便性,只要有位置可以坐,工作一來就可以立刻處理,通勤過程也能利用網路辦公。
從淡水搭捷運到台大醫院站,每天搭乘捷運只有0.325公斤碳排量。
陳業鵬指出,多數人對大眾交通工具能夠節省多少碳排其實不是很清楚,但隨著AI工具興起,其實也可直接問問ChatGPT。他實際操作ChatGPT計算碳排放給我們看,從他的住家開車至公司約22公里,開車會造成4.4公斤的碳排放量,而搭乘捷運只有0.325公斤,碳排放量大約減少92.6%,也就是說他每天上班選擇的交通工具,碳排放差距高達13.5倍。
用數字來看好像沒什麼感覺,但根據林務局的研究資料,地球上每多種植1棵樹,1年就可以減少12公斤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說,假設一個星期七天都要開車往返北市跟淡水,一年52周的碳排量就超過1600公斤,這樣陳業鵬每年得種133棵樹才有辦法抵銷開車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幫地球還債。
綠色和平組織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推廣環保救地球,鼓勵民眾為環境而採取行動。隨著近年ESG永續觀念興起,綠色和平更努力倡議,希望民眾可以從日常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Jimmy表示:「其實日常生活要降低碳排,一點都不難,只要盡量選擇善用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達成了。」除此之外,對於政府的相關政策,Jimmy也說:「包括補助綠色交通行為、廣設共享自行車點位等,其實政府可以多發動這方面的相關政策,就能讓民眾更願意選擇綠色交通方式。」
日常生活要降低碳排其實不難,最好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不僅能減少碳排放,還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甚至步行或騎自行車到目的地,除了環保還可達到運動效果。包括政府相關單位也為了推動減碳,鼓勵綠色交通。像是基北北桃共同推出的「我的減碳存摺」全民運動,就是積極鼓勵民眾選擇綠色交通方式的措施之一。
其中台北市政府公共運輸處也相當看好「我的減碳存摺」帶來的活動效益,公共運輸處表示:「本活動宗旨為由政府、企業一起帶動全民綠運輸減碳,讓減碳的概念融入民眾日常生活之中,民眾可藉由搭乘基北北桃公共運輸運具,不論是捷運、公車、台鐵或是YouBike等運具,都可以累積減碳量,透過抽獎及鼓勵參與的方式,將減碳概念導入民眾日常生活習慣,讓市民能為節能減碳、愛地球盡一份心力。」
這次活動從2024年的4月開始,預計進行到12月底,除了鼓勵民眾踴躍參加可獲得優渥的獎品外,配合活動的模範企業有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新北市新店寶高智慧產業園區及桃園市華亞科技園區共3大示範區、總參加企業數也已經超過200家;目前活動已經進行3個月,吸引超過15萬人響應減碳,成長率相關指標已達階段性目標。
公共運輸處表示,如果民眾想要理解自己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所排放的碳排放相關數據,使用悠遊卡,即能輕易查詢。另外在減碳存摺專頁上,也有公布相關減碳量換算標準,如:減碳3.2公克相當於減少使用1個塑膠杯、減碳5.33公克相當於減少使用1支塑膠吸管等;以搭乘捷運為例,每天搭1趟捷運,每月減碳10公斤,相當於每個月減少使用3,125個塑膠杯或1,876支塑膠吸管。
台北市政府表示,「我的減碳存摺」的發展目標將不止於本年度活動,市府期望「減碳存摺」可以深植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25年度也會推出更優化的活動及系統,讓搭乘公共運輸減碳數據有感化,進而鼓勵民眾多加搭乘公共運輸,對環境永續貢獻一份心力,喚醒全民減碳環保之意識,共同打造綠色生活圈。
基北北桃版的「我的減碳存摺」,同步算出每月幫地球省下多少碳量。
除了縣市政府推動的「我的減碳存摺」,民間企業也紛紛跟進,例如航空公司、高鐵,都會在民眾購票時,標記這趟旅程粗估的碳排量。例如乘客如過使用高鐵的購票系統,從高鐵最北端的南港站搭車前往左營站,這一趟的碳足跡約11.18公斤,碳排量約為小客車的三分之一,這一行字讓乘客理解,搭乘公共運輸也能替環保盡一份心力。
其實從日常開啟低碳生活絕對不難!根據地球超載日的官方網站說明,共享汽車可以延緩超載日四天、開電動車則是延緩3天,有諸多節能減碳的替代方案。這次TVBS GOOD的地球超載日策展頁也幫讀者整理有哪些方式,可以從日常角度著手去實行低碳生活,試著每天出門前思考「可以選擇」減少碳排放的交通工具,您小小的一個舉動,都能讓「地球超載日」再往後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