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產地到餐桌的美味!台北、台中必訪 3 間永續餐廳 低碳飲食新選擇
近期在台北東區、大安區及台中北屯區新開 3 間以原型食物和在地食材烹調的餐廳。想吃得健康又環保,不論在外用餐,抑或是在家烹煮都能享受美味,同時也能輕鬆實踐低碳飲食。
不只美味,更是健康!探索臺灣三家餐廳
出門在外若想吃得健康,除了可以選擇低糖、低鹽、低油的外食,還可以挑選以原型食物為烹調方式的餐廳。近期在台灣有三家新開幕的餐廳,主打使用在地食材、不額外使用加工食品進行烹飪,其中更有米其林綠星的推薦餐廳,享用美食不只可以滿足味蕾,更可以健康無負擔。
知初植物系拉麵
台北東區首家專賣純植物日式拉麵的餐廳,在今年四月剛開幕餐廳結合在地食材與原型食物,採用爆香蘑菇、炙烤包心白菜、甜玉米、蘿蔔、番茄和蘋果等蔬果慢火熬煮出層次豐富、自然回甘的純植物高湯,打造健康又美味的拉麵。菜單包含各種風味鮮明的拉麵,如鮮蔬白濃湯拉麵、三色味噌拉麵、醬油燒拉麵及黃金柚香山椒拉麵,並提供無動物成分的創意小食,呈現蔬食多樣性的永續飲食。
- 知初植物系拉麵以在地食材製作餐點,今年 4 月已在台北東區開幕 -
兔子遇到熊
台中「兔子遇到熊」是一家位於北屯區的質感蔬食餐廳,也是台中知名網美蔬食餐廳「狸窩 little oven 」所打造的新品牌。餐廳的場域寬敞舒適,陳設猶如咖啡廳,讓大家可以邊享用美食邊談天說地,也適合與家人、朋友拍照留念。餐食主打異國風味的素食料理,菜單豐富多元,包括義大利麵、燉飯、植物肉漢堡、手工窯烤披薩、小農沙拉及甜點。
- 台中餐廳「兔子遇到熊」提供異國蔬食料理,適合聚餐 -
台北好嶼 HOSU
好嶼 HOSU 是一家位於台北大安區的米其林綠星餐廳,短暫休息三個月後,在去年底開啟營運。重新開幕後的好嶼以「家」為設計理念,打造溫馨舒適的用餐空間,並推出以台灣傳統辦桌文化為靈感的「起家宴」菜單,招牌菜色像是紅燒羹湯、紅羽土雞翅、乳豬酸筍百合根等,推出持續強調 95 %國產食材與循環永續的核心理念,展現台灣食材與文化的精緻料理風貌。
- 好嶼 HOSU 「紅燒羹湯」靈感來自台式辦桌的傳統羹湯-
低碳飲食指南,改變從餐桌開始
多吃原型食物對身體的健康有益處,除了現今在外用餐有多元的選擇,在家烹煮可以避免食用加工食品。低碳飲食重點在於多吃當季在地的植物性原型食材,採用簡單烹調,減少肉類與加工食品,並避免食物浪費,兼顧健康與環境永續。為了幫助大家實踐低碳飲食,環境部推出「國民低碳飲食選擇參考手冊」,主要可以落實低碳飲食的三個原則如下:
選擇當令食材
優先選擇當季、在地的蔬果和全穀根莖類,減少食材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多選擇豆類及豆製品,因其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量遠低於畜牧類;魚貝類則以食物鏈底層的品種為主,例如秋刀魚、虱目魚、蛤蜊、牡蠣等。
- 當令食物的營養成分較高,可以有效減少土地、水資源的依賴,降低生產過程的碳足跡 -
採用低碳烹調方式
盡量保持食物原態,減少加工和過度調味,選擇簡單健康的烹調方法,例如汆燙、快炒及蒸煮等,避免高溫油炸,可以減少烹調時間和能源消耗,
- 環境部建議以滾水汆燙青菜,減少調味,有助於身體健康,減輕地球負擔 -
減少剩食&妥善處理廚餘
已烹煮好的食物盡量不要產生剩食,可以依照家庭人數及食量做好分配,而剩菜也需要注重保存方式,最好放進冰箱冷藏,並在下一餐食用完畢。廚餘一般分為生廚餘及熟廚餘,生廚餘為纖維粗大蔬果、骨頭殘渣,主要做堆肥使用;熟廚餘則為烹煮過的食材,可用於餵養豬隻。
- 廚餘含豐富有機物,若能回收製成堆肥或飼料,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中甲烷的排放,還能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