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麋鹿比人多」的偏鄉也瘋電車! 挪威在雪地中悄然開啟無聲的交通革命
在北極圈內、麋鹿數量超越人口的挪威北部芬馬克,冬季天寒地凍,日照稀薄,還不時有雪崩掩路——這樣的地方若說「電動車已成主流」,你或許會懷疑消息來源,但事實上,芬馬克去年新車中已有74%是純電動車。
挪威邁向電動車大國
儘管看似驚人,這數字在挪威全國只能算「低標」,根據挪威官方資料,2024年全國電動車市佔率已突破90%,2025年5月更衝到97%,也就是說,挪威已幾乎達成他們早在2017年訂下的目標:2025年底前,新售汽車100%為零碳排;這項紀錄不只讓歐洲鄰國咋舌,也讓氣候行動觀察家將目光聚焦在這片極寒之地——挪威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讓電動車「不貴、不怕沒電」:政府超給力
挪威政府多年來祭出一系列鼓勵政策,從購車補貼、免稅、車牌與停車優惠,到全國密布的充電樁布局,全方位打破民眾對電動車「買不起、開不了遠門」的迷思,這些措施讓EV不再是特權階級的炫耀品,而是人人可及的日常交通工具。
根據挪威道路交通資訊委員會(Norwegian Road Federation)統計,今年以來電動車新車銷售市佔率已達92.7%,逼近終極目標的尾聲,挪威不是只靠補貼,還在政策層面構建綠色出行的長期可行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挪威也曾在十多年前大力推廣柴油車,如今柴油車仍佔整體車輛約三分之一。這也是挪威下一階段要面對的「後電動車時代」難題:如何汰舊?
挪威政府超給力的電動車普及政策,平價、充電樁普及是關鍵。(照片來源:AP)
特斯拉熱銷、也遇冷
即便歐洲其他國家近期對特斯拉興趣下滑,但挪威似乎「不離不棄」,在新款Model Y促銷刺激下,特斯拉5月在挪威新車銷量暴增213%,達到2,600輛,Model Y也連續三年蟬聯全國最暢銷車款,顯示其在極地市場的壓倒性優勢。
然而,這股熱潮可能面臨變數。根據挪威汽車聯盟(NAF)與《Motor.no》最新的冬季實測,特斯拉 Model 3 在寒冬環境中的續航表現大幅不如官方標示,被其他品牌如Volvo旗下的超車奪冠,這意味著在講究實際與可靠的北歐市場,即使是電動車龍頭也不能掉以輕心。
特斯拉新款Model Y在挪威5月新車銷量暴增213%,但寒冬續航效果不如預期,仍是未來挑戰。(照片來源:AP)
極寒地帶的氣候啟示:淨零不是口號,是日常選擇
挪威的經驗之所以值得全球參考,不只是他們的電車比例高,更在於他們做到了「生活與永續共存」。在這裡,電動車不是另類選擇,而是預設選項;不是為了補貼而購買,而是為了孩子未來的空氣與氣候而轉變。
事實上,挪威的極寒氣候原本被認為是電動車的最大敵人——低溫導致電池效率下滑、續航減少、充電變慢,但他們不只解決了問題,還在極端環境中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與實用性。
而這樣的範例也讓人反思,台灣雖然不在北極圈、沒有雪崩封路,但在「政策力度」、「配套設施」與「市場誘因」上,是否也能複製挪威的「全民電動化」奇蹟?
從北極吹來的綠風
2025年還沒到,挪威幾乎已提前完成任務:新車銷售零碳排,並穩健朝全面淘汰燃油車邁進,這不只是交通革命,更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氣候行動。
在麋鹿成群的雪原上,每一台疾馳而過的電動車,都是對抗暖化的行動者。挪威用實績證明:氣候行動,不只是大會場上的承諾,而是你我上路時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