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永續加

【永續加 EP11】共享經濟新革命:舞台設計如何催生文化永續商機?

2025-06-04 更新
撰稿 永續加

「舞台設計也是永續的嗎?」這一集《永續加》,我們邀請到山峸製作設計的執行總監袁浩程,來和我們聊聊如何用設計力與製作能量,為劇場、演唱會甚至密室逃脫創造「共享、迴圈、沉浸感兼具」的空間體驗。

袁浩程,大學主修舞台設計,畢業後便踏上創業之路。他憑藉創業競賽的資源,成立了山峸製作設計——一間從劇場出發、橫跨演唱會、音樂節、密室逃脫等領域的創意製作公司。不只設計,他還組建了擁有木工、油漆工等專業職人的工廠團隊,讓設計與實作無縫接軌,變得更「可被實現」。


這樣的「自己設計、自己製作」模式,也讓他發現了永續的切入口:舞台道具租賃與共享。


劇場與大型活動中常見的道具、佈景,過去多是一次性使用、製作成本高、耗材多。袁浩程觀察到這個痛點,開始推動道具回收與再利用,甚至成立共享倉庫,讓設計人與劇團可以用更低成本、循環的方式來製作舞台。這不只是資源的節省,更是替創意產業找到新的商業模式與合作方式。


他笑說:「設計行業爆肝,但我們也希望讓大家不要這麼爆肝。」透過整合設計與製作流程,再搭配共享道具資源,不僅提高產能,也讓創意工作更可持續發展。


除了劇場,他的團隊也活躍於演唱會場景設計,包括蔡依林《Ugly Beauty》、伍佰、愚丁密等大型舞台,都是他們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大花朵、五米高的大床,或是一整片沼澤森林,都不只是「好看」,更是讓觀眾沉浸其中、感受音樂與故事的立體空間。


「影像可以快速切換,但實體道具能帶來真實感。」他不只擅長在虛實之間找到平衡,也持續思考如何讓科技與傳統舞台語彙對話,創造更多「不只是演出」的體驗。


山峸製作設計是一個以劇場為起點,卻不被劇場限制的品牌。他們將美學、工藝、資源循環與空間敘事結合,證明了永續不只是環保,也可以是創意與產業升級的關鍵。從一張圖開始,到一個舞台落成,再到一場演出感動人心,這些背後的努力,正是一場設計與永續的美麗共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