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永續生活

永續經營成企業存活關鍵 百年老店竟是綠色先鋒

2025-06-12 更新
撰稿 專欄作者 俞璟瑤

超過50年歷史的品牌,到現在還被當作潮牌,二手衣炒到比新商品還貴。品牌甚至打出不要購買的廣告標語,呼籲粉絲不要過度消費。就算如此,營業額還能翻倍成長。

這間讓人跌破眼鏡的品牌就是Patagonia,它從來不是一家戶外服裝產品公司,它就像是一個環境運動的實驗室,只是恰巧也設計環保材質的產品。2022年,創辦人 Yvon Chouinard 將整家公司捐出來交給信託公司以及公益團體,讓地球成為唯一股東。Patagonia的永續行動,證明了真正的品牌價值,來自對環境的長期承諾。歷史悠久的品牌,能在激烈競爭中屹立不搖,秘訣很可能就藏在「綠色基因」裡!


越環保越賺錢,Patagonia不以永續品牌自居,營收還翻倍成長。/圖片來源:美聯社


當企業發現生存下來的唯一方式是 學會永續


全球軟體公司 Aras 最新調查揭示:92%企業認為永續已成業務成功的必要條件,比2024年還上升5個百分點。這不是潮流,而已經是主流趨勢。


Aras執行長羅克·馬丁(Roque Martin)強調:「將永續實務融入組織的日常營運,無論需求如何改變,都能更好的適應、競爭與成長。」 


百年企業的綠色密碼


一篇刊於《Frontiers in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的研究,打破更以往的刻板印象。全球最永續的企業,往往也是最長壽的企業。研究團隊分析來自美國、歐洲、中東及北非(MENA)與亞洲的數百家企業,發現成立超過百年的老牌企業,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評分上,明顯超越年輕企業。這一趨勢在各區域皆成立,尤其在美國,百年企業的永續表現尤為突出。


除了Patagonia,另一個經典例子是超過三百八十年歷史的日本釀酒品牌「月桂冠」,從1637年創立至今,仍堅持以在地原料、低耗能釀造與零污染排放為原則,早在永續成為顯學前,就已內化為日常操作。


日本釀酒品牌強調在地、低耗能,數百年來都用永續方式釀造。/圖片來源:美聯社


研究作者之一、明尼蘇達大學教授Deniz S. Ones博士表示:「永續不是附加品,而是生存策略。」他指出,長壽企業因應資源稀缺、時代變化等困境,早已將永續融入運營,成為適應市場與社會需求的專家。這不僅讓它們屹立不倒,也在氣候策略與環境報告等面向的領頭羊。


這項發現打破傳統迷思。許多人認為新創企業較具環保意識,但研究顯示,百年老店憑藉數十年的制度知識、既有系統與根深蒂固的規範,反而成為最有效的永續管理者。


研究報告顯示,百年企業早將永續當作生存策略,比新創公司還要在乎環保。/圖片來源:美聯社


讓永續從企業戰場 走進你我日常的購物車裡


永續不該只發生在玻璃辦公室裡。它早就滲透進超市的貨架、外送的紙袋、你手機裡滑過的購物車。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投票。你買誰的產品、信任誰的品牌、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其實都在塑造市場的方向。


企業的選擇,會影響整個生產鏈、能源消耗與資源使用模式。而民眾的每一次選擇,也會反向牽動企業行為。當企業願意做得更永續,我們呼吸的空氣、水源的品質、生活的安全感都會受到正面影響。換句話說,企業永續不只是商業話題,更是關乎你我健康與未來生活品質的公共議題。


購買是影響企業最直接的方式,支持把永續當日常的品牌,也能成為改變關鍵。/圖片來源:美聯社


想成為永續的助攻者?以下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行動指南:

挑選有 ESG 成績的品牌:不只看品牌名氣,看他們怎麼對待環境與員工。

購買循環商品或二手好物:讓「物盡其用」不只是口號。

支持在地生產與小農市集:減少碳里程,也支持本土經濟。

響應企業回收計畫:手機、衣服、包裝盒,讓它們有第二次生命。

閱讀企業的永續報告書:了解你消費的品牌,是不是只會說說而已。


這場氣候與產業的轉折,不會靠一兩家企業拯救,也不會只靠一份報告解決。它要的,是每一個人願意一起參與,一起推動,一起修正。


企業正在覺醒,政策正在推動,但最終改變的引擎,是所有人的每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