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永續生活

木頭起高樓!下一座城市正在森林裡誕生!

2025-06-09 更新
撰稿 專欄作者 高捷

想像一座城市,不是從鋼筋水泥堆砌而成,而是從森林裡長出來的。

這不是未來小說的場景,而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正在實現的「Stockholm Wood City」:全球最大的木質城市,預計 2027 年落成,將提供 2,000 套住宅和 7,000 個辦公空間。這座城市不用混凝土高塔宣示權力,而是用溫潤的木頭,描繪出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想像。


這波由北歐出發的木造建築熱潮,正快速蔓延至全球。挪威、加拿大、日本相繼投入開發超高層木構建築,從住宅、學舍到辦公樓,木頭不再是鄉村的代名詞,而是城市永續的象徵。


木頭,為什麼可以蓋摩天樓?


「你會以為木頭容易腐爛、怕火,怎麼能拿來蓋高樓?」事實上,這些建築採用的是工程木材(Engineered Wood),如交叉層壓木材(CLT)和膠合層壓木材(Glulam),結構穩定、耐火性高,可通過現行建築安全法規。


CLT 是由多層木板交錯排列、垂直膠合而成的厚木板,通常三層或五層以上,用於牆壁、地板;Glulam 是將多片木條沿同一方向堆疊後,以防水膠黏合而成的長梁或柱子,用於樑柱、屋頂。


比起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築,木構建築的碳足跡更低,可「儲存碳」的木材來自可再生森林資源。這讓木建築不只是選項,而是低碳城市裡的關鍵戰略。


木構建築成本高於一般建材、需大量且可追溯的合法林木,挑戰依然不容忽視。圖片來源:Mjøstårnet FB


打造全世界最大的木質城市、最高木造大樓


由瑞典開發商 Atrium Ljungberg 推動,選址在斯德哥爾摩 Sickla 區,這個 25 萬平方公尺的木質城區,不只是建材選用木材,連建造流程都更安靜、更快速。工地少了喧囂,多了木香;施工效率高出傳統工法 30%。同時,木材也被證實有助於居住者的情緒穩定與健康,讓「健康建築」不再只是豪宅專屬。


在挪威小鎮布倫達爾(Brumunddal),坐落著一棟名為「Mjøstårnet」的 18 層建築,高 85 公尺,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全木構建築。這裡不只有住宅,還包含飯店與健身中心,展現木建築的多功能性。該建築使用當地的雲杉和松木製成的膠合層壓木材(Glulam),展示了木材在高層建築中的可行性,並從材料採購、運輸、施工到營運,都是一套完整的在地永續系統。


「這不是一棟建築而已,它是一個態度。」


大型木造建築通常採用交叉層壓木材(CLT)和膠合層壓木材(Glulam)。圖片來源:Mjøstårnet FB


從摩天大樓,到學生宿舍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 Brock Commons Tallwood House,是一棟 18 層學生宿舍,該建築使用預製的交叉層壓木材(CLT)和膠合層壓木柱(Glulam),施工速度快,僅花 70 天就完成主要結構,在碳排放上相當於每年減少 2,432 噸二氧化碳排放,為全世界學校型建築提供範例。


該案完工後甚至開放成為永續建築研究基地,成為校園內的「活實驗室」。


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創新高層木造建築。這棟 18 層樓高的學生宿舍大樓為溫哥華校區的 404 名學生提供單間公寓和四人公寓。圖片來源:Structurlam FB


日本住友林業(Sumitomo Forestry)提出「W350」計畫,預計 2041 年打造一棟高達 350 公尺、共 70 層樓的木構摩天大樓,作為公司創立 350 週年的獻禮。與其說這是一個建案,更像是一場跨世代的冒險。他們計畫在日本東京市中心完成這個結合住宅、辦公、綠地、文化設施的大樓,並導入抗震與防火設計。這不只是建築挑戰,更是日本對未來城市生活的一次宣言。


這些木造建築不只是永續,而是一種更靠近人心的設計語言。木材的溫潤質地、手感、氣味,讓建築不再是冷冰冰的結構,而是生活的延伸。許多建案導入「敘事式設計」,從城市到森林,讓使用者在空間中「走回土地」。例如 Stockholm Wood City 就設計了可行走的屋頂花園、公共木構長廊,讓城市不再只是水泥封閉的島,而是一座可以呼吸的森林。


儘管技術不斷進步,木構建築要全面推展仍面臨挑戰,包括:成本高於一般建材、需大量且可追溯的合法林木、各國法規尚未完全支持高層木建築,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城市的先行者們,正定義一條未來建築的新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