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迷成最強助攻 全球永續場館正陸續上線
在觀眾的歡呼與球員奔馳之間,一場永續的革命,正悄悄展開。運動場館不只是汗水與歡呼的舞台,它們正悄然成為試驗場。全球體育場館正用自己的方式,為地球打下一場漂亮的逆轉勝。
體育場成為氣候行動的平台
聯合國副秘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Amina Mohammed)指出:「體育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我們得以面對當前對人類與地球最嚴峻的威脅,包括氣候變遷。運動員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他們與經理人、球迷以及整個體育產業,都應共同為對抗氣候變遷盡一份力。」約翰克魯伊夫競技場執行長戴克也形容,體育場不再只是比賽的場地,它是城市的綠色心臟。
這份影響力,來自於數以萬計的球迷所串起的龐大能量。
粉絲不只受賽事吸引,在永續場館帶動下,也能成為減碳最大助力。/照片提供:美聯社
從陽光汲能 高雄國體場的綠建築實驗
以太陽作為主要能量,高雄國家體育場用8,844片太陽能板,年發電量突破110萬度。伊東豊雄的建築美學與南台灣日照的結合,不只形塑出獨特開口造型,也讓這座體育場成為全球首座百萬瓦級別的太陽能場館。局長侯尊堯指出:「去年就賣了41萬度電給台電,場地自己用還能減碳,這就是場館永續的最佳範例。」
在2023年Coldplay演唱會上,回收率高達93%的LED手環,從歌迷手中傳遞出一個訊息。環保,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高雄國家體育場是全球第一座具有1MPW太陽能發電容量的綠建築場館/照片提供:高雄國家體育場
西雅圖的零碳先鋒 帶動粉絲一起加入環保行列
西雅圖的氣候宣言體育館(Climate Pledge Arena)堪稱永續場館的標竿。作為全球首座淨零碳認證的體育場,這裡的一切都以綠色為核心。球迷搭乘免費單軌電車抵達球場,減少開車的碳足跡;場內炸雞也用可再生能源的電炸鍋烹調;除濕機、冰場清潔車全靠電力驅動,甚至連場館用水都來自屋頂收集的雨水。西雅圖Kraken冰球隊永續與運輸副總裁約翰遜(Rob Johnson)認為:「這座場館讓不同背景的人團結,共同面對挑戰,創造正面改變。」
球迷也熱情參與這場綠色運動。在線上論壇中,他們開始討論要攜帶可重複使用的水杯,質疑贈品是否符合減廢原則。去年四月,場館推出「綠色月」活動,鼓勵球迷搭乘單軌電車或完成永續任務,換取免費演唱會門票。約翰遜指出:「這不僅是場館的承諾,更是社群的共識。」
這座獲得全球首張淨零碳認證的場館,也讓其他城市爭相效仿。拉斯維加斯的Allegiant Stadium嘗試用100%再生能源舉辦超級盃,而亞特蘭大的Mercedes-Benz Stadium則擁有680,000加侖的雨水儲存系統與節能照明。還鼓勵球迷來看球時,攜帶自己家裡的鋁罐與瓶子進場回收,成為永續的一部分,被譽為北美最環保的運動場。
西雅圖的氣候宣言體育館,是全球第一座獲得IFLI 零碳認證的體育館。/照片提供:美聯社
美國棒球場也不落人後 MLB與綠能齊飛
全球矚目的MLB也不落人後,紐約大都會的Citi Field裝上節水馬桶與節能照明,舊金山巨人帶領15支MLB球隊朝「零廢棄」邁進。西雅圖水手取消塑膠吸管,許多球隊提供植物性餐點與堆肥計畫,邀請球迷一起參與。聯盟十年來已降低40%能源使用,更設下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從球棒、手套到熱狗包裝,都做出改變。Loughborough大學教授Rob Wilby說:「這些改變,也許看起來微小,但當你把數百萬觀眾的行為疊加起來,影響就不容小覷。」。
阿姆斯特丹從草皮到電池 永續科技全面上陣
歐洲的場館更是野心勃勃,荷蘭的約翰·克魯伊夫競技場,是阿賈克斯足球俱樂部主場。不只是球場,更是智慧場館。太陽能、風力與汽車電池再利用組成的儲能系統,已足以支持一整場100%的綠能比賽。草皮上有感測器,機器人Hipster巡邏地面,數據即時回饋,讓場地維護有如F1賽車的一樣精準。
設備經理斯拉特發下豪語,表示場館要在2030年達到淨正效益(Net Positive),意思是我們給地球的,要比取得的還多。
體育館變身都市綠能智慧場館,荷蘭足球場用AI助力場地維護。/照片提供:美聯社
一場比賽 影響的不只是比分
當太陽能板在屋頂閃耀、當自動扶梯回收動能、當一場演唱會成為環保宣言,體育場不只是觀眾席上的歡呼聲,而是為下一代鋪路的綠色大道。
未來的比賽,不只看誰贏誰輸,而是誰能為地球多留下一點藍與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