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題企劃

生態旅遊熱潮來襲!首屆「世界賞鳥博覽會」將在台灣登場

2025-03-19 更新
撰稿 TVBS GOOD

自1980年代開始,台灣的生態旅遊逐步發展,歷經後疫情時代,生態旅遊在全球迅速崛起。近日觀光署也宣布台灣爭取到第一屆「世界賞鳥博覽會」的主辦單位,將在今年9月於台中登場!

後疫情時代,生態旅遊趨勢高漲


談起台灣生態旅遊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朔至 1980 年代,但當時只是由少數地方性組織推動,直至 2001 年台灣成立生態旅遊協會,才積極發展生態旅遊的景點、培訓人才及旅遊路線等,行政院也正式宣布 2002 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發展至今,在後疫情時代的影響下,大家對生態旅遊的渴望不只出於對環境的保護,還有對深度、在地旅遊的需求。




賞鳥達人的年度盛事!台灣獲主辦權


交通部觀光署今天宣布台灣爭取到第一屆「世界賞鳥博覽會」的主辦單位,九月即將在台中登場!交通部觀光署指出,世界在歷經疫情時代後,生態旅遊是增長最快的旅遊型態。台灣有機會可以策辦此次活動,也成為台灣觀光業在永續旅遊上的轉捩點之一,全球旅遊趨勢也漸漸提升對生態環境的關注。然而台灣著名的賞鳥勝地包含:


大雪山森林國家公園


這裡是一個著名的賞鳥勝地,這個地區擁有豐富的台灣特有種,包含著名的國寶級鳥類:黑長尾雉(帝雉)、藍腹鷴。這裡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原因,包含位處地勢崎嶇陡峭的高山地帶、林木資源充沛,呈現亞熱帶、暖帶、溫帶、寒帶四種林型,提供鳥類良好的棲息環境。最佳的賞鳥路線之一是國家步道,沿途海拔跨幅近 700 公尺,氣候及地理環境的變化造就多樣的植群生態。


關渡自然公園


關渡自然公園不僅是賞鳥者的天堂,也是推廣濕地保育和生態教育的重要場所。為北台灣著名的賞鳥勝地,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為水鳥觀賞及沼澤生物觀察的重要地點。園區位於淡水河及基隆河交會口,提供豐富的濕地生態環境,適合觀察水鳥和沼澤生物。雖然核心保育區不對外開放,但民眾可以透過自然中心的望遠鏡或賞鳥小屋觀察鳥類活動。冬季可以觀賞冬候鳥,如雁鴨科、鷸鴴科;夏季則可以觀賞鷺科繁殖水鳥,園區設有賞鳥小屋、自然中心、活動草坪等,提供多樣化的賞鳥體驗。


台江國家公園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觀賞黑面琵鷺的最佳地點之一,尤其是在冬季期間,約莫在每年的 10 月至隔年 3 月。這裡擁有亞洲重要的濕地環境,是候鳥遷徙途中重要的停棲地。其中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是全球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度冬棲息地,每年冬季約可欣賞到千隻以上的黑面琵鷺。公園內更設有黑面琵鷺賞鳥亭,提供高倍數望遠鏡和攝影機,讓遊客觀察鳥類動態,並有志工駐點進行解說服務。此外,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提供黑面琵鷺的生態資訊和實體標本展示,整個場域空間可以進行生態教育推廣活動。


社子島濕地


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處,社子島濕地是台北市內重要的賞鳥區域,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棲地,常年在這裡可以觀察到超過 40 種以上的鳥類,包含八哥、黑頭文鳥、魚鷹、黑翅鳶等,還有在退潮期間,更是欣賞黑面琵鷺的絕佳時機。在社子島濕地經過清淤改善和棲地維護後,也成為水鳥的理想棲息地。約在每年 3 月至 4 月是北返候鳥的高峰期,社子島濕地鳥況最為豐富;秋冬時節,小水鴨、黑面琵鷺等冬候鳥會聚集於此。


金城湖(新竹香山濕地)


金城湖位於新竹市香山濕地北段,這個半天然湖泊因其豐富的生態和底棲生物,成為鳥類覓食與休憩的場所。每逢春、秋兩季,許多候鳥會過境此地,像是大白鷺、黑面琵鷺、高蹺鴴及黃小鷺等。在金城湖設有賞鳥棧板平台和賞鳥牆,提供隱蔽性高的觀察環境,讓大家能在不驚擾鳥類的情況下近距離觀察牠們萬千姿態。此外,金城湖也是冬候鳥的重要棲息地,近年來甚至出現稀有的二級保育類水鳥「巴鴨」,成為賞鳥人士的新據點。


Photos / shutterstock、世界賞鳥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