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生態旅遊指南!如何體驗負責任旅遊並支持當地社區
生態旅遊是一種幫助保護環境和促進當地發展的旅遊方式。對於旅客來說,可以瞭解當地文化和自然環境、減少壓力及提升身心健康。
什麼是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是一種注重環保的旅遊方式,透過保護自然環境來幫助當地居民。生態旅遊通常涉及去那些比較原始的自然區域,觀賞野生動植物,並關注那裡的文化特色。
依賴當地的自然和文化資源,並維護當地社區的原始狀態。旅遊收益通常會回饋給當地社區。根據國際生態旅遊協會的定義,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以國際保育和永續發展為概念,推動旅遊業朝著永續的方向發展。
探索台灣生態奇觀:候鳥日落美景、珊瑚礁秘境與雲霧森林
台中市 高美濕地
該地擁有多樣化的濕地生態,包括泥質灘地、沙質灘地和河口沼澤地帶,孕育豐富的植物和動物物種,特別是全台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區,還有多達 130 多種鳥類、30 多種底棲魚貝與蟹類,以及近 230 種的濱海植物。高美濕地位於大甲溪出海口,潮汐交替形成的複雜地形成為候鳥的重要棲息地。完善的生態體驗館,讓遊客能夠深入探索濕地的生態和文化。
- 台中高美濕地的夕陽景致 -
澎湖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這個國家公園以其獨特的海蝕洞和豐富的海底生態而著名,特別是西嶼坪嶼的珊瑚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時,南方四島的玄武岩地質形成壯觀的柱狀玄武岩和海蝕洞,該島保留傳統的聚落和人文史跡,反映當地居民過去的生活方式。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推動環境教育活動,讓遊客透過跳島生態觀察體驗,瞭解當地自然資源、人文建築及文化歷史的重要性。這些因素促進南方四島的永續保育與發展。
-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熱帶珊瑚礁 -
嘉義縣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位於嘉義縣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台灣著名的生態旅遊景點,這裡以其壯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文化特色而聞名,擁有日出、雲海和層次分明的茶園風光而,特別是祝山車站的日出景觀,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觀賞。巨木群棧道沿途可觀賞到多株千年紅檜巨木,如香林神木和28號巨木。姊妹潭則提供美麗的自然景觀,周圍有環潭步道供遊客漫步,搭乘阿里山小火車,還能沿途欣賞森林美景。阿里山保留許多原住民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提供豐富的生態教育資源,讓遊客能夠深入當地的自然環境。
- 阿里山雲海及山景 -
如何進行負責任的生態旅遊?
減少垃圾
自帶環保餐具、水杯和盥洗用品,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隨身攜帶可重複使用的用品或許會有些麻煩,但使用一次性用品,當你拋棄時,仍然會需要花費時間尋找垃圾桶,或許就剛好等於清洗用品的時間,還能為當地生態環境減少垃圾的產生。
選擇減碳交通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共享出行方式,以減少碳排放。今年流行的繞道旅遊就很適合使用捷運、火車、共享腳踏車進行遊玩,來減少道路壓力和交通堵塞,同時以當地人的方式體驗當地生活。
參與環境教育
參加生態導覽或工作坊,增強對當地生態的認識,像是可以參與屏東社頂部落提供日間梅花鹿尋蹤體驗和夜間生態導覽,增強環境意識並促進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綠島的旅遊行程結合自然生態、文化和台灣歷史,強調環境保護和文化保存的重要性。透過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的結合,促進遊客的環境意識和當地社區的永續發展。
Photos/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