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題企劃

從城市廢墟淘金 台灣在貿易戰中打造永續新礦場

2025-06-26 更新
撰稿 專欄作者 俞璟瑤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貿易戰,讓全球貴金屬價格飆漲,鎢、鈷等稀有金屬因出口限制與關稅飆升,供應鏈岌岌可危。然而,當國際間開始從電子廢棄物中「淘金」,台灣早已悄悄成為都市礦場的領跑者。

在台北街頭,舊手機、廢電路板看似無用,卻藏著金、銀、銅等寶藏。這個金屬資源匱乏的島嶼,正以循環經濟的巧思,將廢棄物化為珍貴資源,不僅減少碳排,更為民眾生活開啟永續新篇章。


都市採礦 從廢棄物中重生


都市採礦(urban mining)是一種從人造廢棄物中提取金屬的回收方式,遠比傳統開採省碳。根據資料,全球物料開採量從1970年的300億噸,激增至2024年的1066億噸,而乾淨能源轉型需耗費30億噸能源金屬。台灣,作為半導體與通訊設備製造重鎮,卻沒有天然資源在背後支持,於是「城市礦山」也成為解方


廢棄電路板中也能淘金,台灣成為都市礦場領保者。/照片來源:美聯社


黃金從電路板再生 銀從廢料中誕生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與東和鋼鐵是台灣都市採礦的先鋒。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董事長黃啟峰表示:「我們使用的原料約80%從回收流程中取得,因此我們自稱為是循環經濟公司。」從廢棄半導體晶圓、電路板中提煉金、銀,純度達到99.99%,可以用在製造顯示器、半導體等產品。2022年,光洋應用材料科就回收247噸材料,能減少44萬噸碳排。


而東和鋼鐵則是與競爭對手共組台灣鋼鐵聯(TSU),回收鋼鐵廢料,提煉氧化鋅,可以製作防鏽塗料與電動車電池。鋼鐵聯執行長林才翔自豪說:「鋼聯是全球最大都市礦場之一,擁有每年處理20萬噸廢棄物的許可。」2021年就回收5.1萬噸氧化鋅,減碳4.7萬噸,展現業界合作的驚人潛力。


在台灣冶鎢煉鈷 讓廢五金變國防原料


在不產鎢的台灣,卻有本事獲得這些製造智慧型手機、航太以及國防設備時必要的金屬。全球數一數二的鎢酸鈉製造商聯友金屬就在台灣。聯友從廢棄的刀具、PCB鑽頭中,提煉鎢與鈷,供應蘋果與台積電,甚至打進歐洲電動車電池市場。他們正打造「城市採礦」鏈,力抗地緣政治下可能出現的風險。


鋰電池回收形成循環經濟,聯友金屬可從中提煉鎳鈷鋰等稀有金屬。/照片來源:美聯社


歐洲用生物採礦 讓微生物「吃垃圾、吐金子」


德國 Brain Biotech 正在推動生物採礦(Biomining),讓微生物代替強酸高溫,用環保方式從電子垃圾中提煉金屬。這類「生物解金」的技術已獲歐盟資助,成為《關鍵原料法案》的重要推力。


歐盟環境專員 Jessika Roswall 指出:「目前只有不到1%的關鍵原料來自回收,我們得加快腳步。」


用舊3C產品產品別亂丟,便利商店、回收中心幫你垃圾變黃金。/照片來源:美聯社


未來的礦 不埋在地底 而藏在人們的記憶裡


貿易戰下,台灣以都市採礦抵禦資源危機,展現隱形硬實力。從廢棄物中提煉金屬,不僅降低碳排,更讓民眾生活與永續接軌。舊手機、筆電可以送到合格回收站,台灣有超過1700家回收業者,確保廢棄物進入正規管道,而非流入非正式回收商。便利商店除了廢乾電池之外,廢手機、廢手機座充或旅充、廢光碟片、廢筆電都可以折抵不同金額的購物金。像是燦坤等家電用品賣場,提供協助處理舊3C商品的服務。隨意丟棄或混雜的廢料,可能增加回收難度。


舊手機化為新電池,廢鋼鐵變身航太材料,這些城市寶藏正重塑未來。那些陪你度過青澀歲月的手機、壞掉的電腦、用久的機具,或許正是下一個半導體、飛機零件、太陽能面板的起點。


都市裡的金礦,正在等一雙看得見價值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