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 RE-THINK 專案經理 王人卉 / 淨灘是環境教育的實體教室
TVBS GOOD 攜手台灣環保團體 RE-THINK,一起前往三芝老人嘴沙灘響應淨灘活動。藉著難得的機會,邀請專案經理 王人卉,分享他們在淨灘活動的實踐與看法。
這次前往淨灘的三芝老人嘴沙灘是位在北海岸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但因潮汐影響經常堆積大量海洋垃圾,近年來這裡的沙灘也成為淨灘活動的重要場地,像是 RE-THINK 在去年曾與 Patagonia Taiwan 一起在這裡響應淨灘活動。
RE-THINK 專案經理 王人卉分享:「去年暑假來老人嘴沙灘的垃圾主要集中在離入口處較遠的末端區域。通常在 2 月到 3 月,經過冬季東北季風和洋流的影響,台灣的海灘被帶來更多垃圾。經過一個冬天後再次來到這裡,發現海灘上的垃圾量的確有比去年暑假還要多。」
TVBS GOOD 在「走!去淨灘」活動中,邀請員工、民眾一起親身參與,期待透過大家的力量為海洋友善盡一份心力,人卉補充:「我們很期待這次與 TVBS GOOD 的合作,希望藉由淨灘活動,將環保議題擴展至不同的閱聽眾族群。」
- TVBS GOOD 首度與台灣環保團體 RE-THINK 攜手舉辦「走!去淨灘」活動,吸引近 250 人共襄盛舉 -
從「撿」垃圾到「減」垃圾,多元計畫讓環保變有趣
RE-THINK 長年致力於淨灘活動,更經常與不同組織企業合作,主要合作模式分為三種類型,包含一次性淨灘活動、長期合作夥伴和環境議題的投入。
一次性淨灘的活動相對單純,與企業合作共同響應撿拾海洋廢棄物,共同還給海洋一個乾淨的環境;在長期合作夥伴方面,他們與 KIRIN 台灣麒麟啤酒合作九年的時間,發展至今淨灘活動已變成他們企業內部的文化;環境議題的投入的概念就是將淨攤視為環保議題的一張入場券,讓員工、大眾對海洋廢棄物有所認識,進而展開其他合作計畫,像是與美食外送平台 foodpanda 合作,推出「環境友善店家」找到相對較環保的外送選項,鼓勵大家從生活中實踐環保。
- RE-THINK 除了舉辦淨灘活動,與不同企業合作長期活動、教育推廣計畫 -
有感垃圾變少了!淨灘行動帶來的變化
早年參與淨灘的群眾多為環保團體成員、海洋戶外運動愛好者及學生社團組織。他們不僅關心環境議題,也熱愛海洋。在從事衝浪、潛水等活動中,發現海洋受到嚴重污染,進而啟發守護海洋的初心。
像是歌手吳汶芳就是一位愛護環境的人,同時也是 RE-THINK 的粉絲,曾在生日舉辦淨灘音樂會,並創作環境友善歌曲《無窮》,利用影響力倡導環境保護。
近年來,透過環保團體和公眾人物的參與,有更多民眾開始重視環境議題,積極響應淨灘活動。RE-THINK 在淨灘活動中也觀察到,現在許多父母會帶著孩子參加淨灘活動。相較於十年前,垃圾量有所減少,愈來愈多人願意撿起海灘上的垃圾。
此外,科技的進步也帶來新興的清理工具,例如海洋吸塵器「湛鬥機」,可以用於清理港口中的垃圾。這些變化都反映出淨灘活動的成效和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 在繁殖季淨灘,透過設置旗幟標記保護鳥類巢穴-
淨灘旅程邁入第 12 年,記錄下動人的生命故事
RE-THINK 不僅清理垃圾,也在採訪中記錄下參與者的故事,並將這些人物紀實收錄在“ Humans of RE-THINK”的部落格單元中。其中還有幾位參與者讓他們印象深刻。
有位名叫莎白的參與者,她在去年參加了自己的第 100 場淨灘活動。從最初的初心者,逐漸成為各大淨灘活動的志工,她對於淨灘的熱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另外還有一位 83 歲的吳伯伯,他在 60 多歲時因緣際會參加徒步環島,認識了 RE-THINK,並從那時起開始參加鄰近住所的淨灘活動,與他們結下深厚的緣分。
在台中有位藝術工作者鬱金香,會帶著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一起參與淨灘,透過這項活動讓孩子獲得親近大自然的快樂,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認識環境。
此外,學生俊鴻從升國中一年級的暑假,在 Facebook 看到 RE-THINK 的貼文,開始與朋友相約參與淨灘,更啟發他選擇往後的人生志願,考上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希望為守護海洋投入貢獻。
這 12 年來的淨灘經驗,不僅只是為海洋清除垃圾,也讓 RE-THINK 認識許多人的人生故事,「淨灘」影響大家對於保護環境的看法,也因為每位參與者的支持,才能讓他們堅持舉辦淨灘活動這麼多年。
不用成為環保魔人,從小事做起也能愛地球
人卉分享:「普遍來說,大家或許會覺得環保離自己相當遙遠,感受不到日常行為的選擇原來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還有垃圾回收分類的問題,光是各縣市都有不同的標準,可能也不清楚如何正確丟垃圾。」
針對一般人的痛點,RE-THINK 設計三種方式讓大眾更瞭解如何有效做環保:
.認知的提升
日常中有許多人們習以為常的狀態是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例如每年雙十一購物節,買了很多東西你以為是在撿便宜,但真正需要的有多少?最後又有多少物品進到垃圾桶?RE-THINK 於 2023 年,在購物節時推出「緣滅雙十一」的計畫,讓大家可以進到 RE-THINK 的網站,透過線上抄心經的方式,降低大家衝動消費的倡議。
RE-THINK 平時會在 Instagram 上分享資訊,內容包括環保小知識、淨灘活動資訊及時事相關的環保議題討論等,還有與成大環工系的林心恬教授合作「環保大對決」專題,通過趣味的方式挑戰大眾對環保的迷思,並提供科學數據供大眾參考,讓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認識環保議題與知識。
.正確價值觀的建立
RE-THINK 曾製作過一個「回收大百科」的環境教育網頁,希望透過回收物的拆解,讓大家正確理解和處理日常垃圾,使回收物發揮應有的效益與價值。在百科中收錄 101 項最常見的生活垃圾,包括塑膠袋、便當盒及電子發票等,使用動態圖的設計,讓大家快速瞭解垃圾的材質組成和正確的回收方式,提升回收素養,期望解決資源回收的迷思。
.實際的行為參與
與不同單位一起推廣循環杯租借、垃圾桶改造,推動 foodpanda 環境友善店家等行動,讓民眾用最低的參與門檻,成為實踐環保的一份子。
最後,人卉也分享:「透過不同的環保議題設計,讓民眾知道什麼是環保,透過建立常識後,參與實際行動,也希望不要讓大家覺得環保很遙遠,在保護環境與便利生活之間,我們應能找到一個交集點,不一定要成為環保魔人才能實踐環保,我們可以先從隨手可做的環保開始改變。」
淨灘活動就像一個實體的環境教育教室,讓大家親身感受環境污染的現狀,並啟發我們從小小的行動開始,為環境盡一點心力。
- 在「走!去淨灘」活動中,統計當日大家撿拾垃圾的成果 -
Photos / RE-THINK、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