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包的隱藏秘密,你喝下的可能不只是茶
寒流來襲,是否也想來杯溫暖的茶呢?但你知道其實有些茶包可能會釋放微塑膠,不僅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也引發大家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關注。
近日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其中經研究顯示,在沖泡茶包時,數百萬個奈米塑膠及微塑膠可能會被釋放到水中。
研究人員比較了不同材質所製成的茶包,如聚丙烯、纖維素高分子及聚酰胺,其結果顯示,以聚丙烯為原料製成的茶包每毫升約有 12 億個平均直徑 136.7 nm的微粒,而以纖維素製成的則約有 1 億 3,500 萬個平均直徑 244 nm的微粒,聚酰胺材質則少於此數量,大約 818 萬個平均直徑 138.4 nm。
也就是說,假設一杯 100 毫升水中含有的微塑膠量,每杯至少會有 1,200 億以上的小型塑料顆粒被釋放出來,進而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茶包的塑膠微粒可能在你體內旅行
相信忙於工作及生活的大家一定多少都有沖泡茶包的經驗,相較於散裝茶葉,的確較便利,但茶包的材質不僅為環境造成汙染,實際上對身體也會帶來健康的疑慮。專家們指出,沖泡完的茶包所釋放出的微小塑料顆粒可以被人體吸收,並隨著血液循環在身體內運行,特別是負責生成黏液的腸道細胞,更容易吸收這些物質。此外其研究資料也指出,若長期接觸可能會產生相關疾病,包含炎症性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
生活中的小選擇,大影響:茶包微塑膠陷阱
然而並非所有類型的茶包都存有安全的問題,由紙張或植物性材料製成的茶包相對安全。此外,如果你是一位重視健康的人,用茶壺沖泡茶葉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或許會佔用你一些時間,但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接觸更多的化學物質,也能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產品,以降低環境污染。
泡茶指南:如何避開潛在的健康風險?
喝茶在台灣的生活中或許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一個茶包可以影響的層面卻超乎我們想像,如同永續一詞感覺離你很遙遠,但我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源於這個有機生命體,我們在生活中所積累的認知與每個不經意的選擇都很可能影響自己的健康與環境。
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多花些時間體驗泡茶的樂趣,說不定還能增加茶藝的技能,或者有意識的選擇友善環境的茶包材質都能為健康及環境帶來好的循環,我們也整理三個國外的無塑包裝茶品牌,讓大家在享受品茶樂趣時,也能做出更好的選擇,保護自己和地球未來的生活環境。
英國花草茶 Clipper
Clipper 是英國著名的茶葉品牌,除了使用有機茶葉推出以公平貿易生產的英式早餐茶,還推出晚安系列入眠的花草茶配方。除了在口味調配上下功夫,他們也以無塑茶包而為人所熟知。
其花草茶包裝使用無塑且未經過漂白的茶包,其採用一種植物性的材質,並使用 PLA 進行密封,這是種由植物性澱粉所製造的塑膠,當你把喝完的茶包丟進廚餘桶時,它能夠被自然分解。
英國有機茶 Hampstead Tea
成立於 1997 年的 Hampstead Tea,長年以有機茶聞名,並與印度大吉嶺地區歷史悠久的馬卡巴力莊園合作,其採用生機互動農法的方式栽種,意為以恢復土壤健康和維持生態平衡進行作物種植。
在茶包方面他們也同樣選擇可 100 % 生物可分解的非基改食物澱粉所製造,無添加化學物質,在潮濕環境下能夠在 91 天內完全分解。
美國頂級茶葉 Harney & Sons
來自美國的茶葉品牌 Harney & Sons 相較於英國百年的老茶廠算是後起之秀,於 1983 年所成立,距今也不過約 40 年的歷史,除了一般紅茶、綠茶,他們也提供有機、無咖啡因茶飲的選擇,更曾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五十周年設計過專屬的皇家婚禮紀念版茶罐,其茶葉的品質與包裝深受許多人的喜愛。
他們其中一種包裝形式是以精美的鐵罐盛裝,不同於台灣大部分茶葉會使用塑膠膜鋁袋,而是直接盛裝散茶,開罐即可舀出適量茶葉沖泡,用完的鐵罐還能進行回填,抑或是作為餅乾、果乾等保存容器,既實用又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