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續加EP4】網購失心瘋 紙箱淹沒家?帶你認識「循環包裝」
還在為網購、外送製造大量一次性包裝垃圾感到罪惡嗎?配客嘉創辦人 Allen 分享循環包裝系統,從網購到跨國物流,打造「台灣循環島」,減少浪費,推動永續理念與創業故事。
「永續加」在第四集節目中,邀請配客嘉創辦人 葉德偉 Allen,分享如何解決台灣一次性包裝問題。配客嘉提供網購、外送、門市及企業間配送的循環包裝服務,消費者可在合作店家歸還包裝,或建立循環系統重複利用。
Allen 提到,2019 年成立配客嘉是為了解決電商包裹過多的問題。早期電商包裝選擇少,因此著手研發可回收的包裝方式。配客嘉透過與學校、企業合作團購,並設立歸還站,測試消費者使用意願。2020 年群眾募資近 600 萬,促成與大型超商、電商的合作機會。
配客嘉的挑戰在於建立完整的生態系統,需電商配合、消費者歸還、歸還點設立、物流及政府支持。初期拜訪電商多遭拒絕,因此先從最小可行性商品開始,在校園尋找素食餐廳作為歸還站。
目前配客嘉與台積電、聯電等企業合作,上、下游配送改用循環箱,並與社福單位、庇護工廠合作清潔,創造就業機會。循環箱平均使用30-50次,材質為科技業回收塑膠,具防水、抗靜電等設計。包裝袋則使用回收寶特瓶製成,同樣可重複使用多次。
楊家彥提及消費者可選擇一次性或循環包裝,部分電商提供加購循環包裝的優惠。歸還地點遍布全台,如全家、家樂福、屈臣氏及大學宿舍。佩克家也與蝦皮商城合作,消費者可在指定地點取貨時直接歸還包裝。
楊家彥補充,配客嘉也投入碳排減量計算,與環境部合作申請自主減量專案,讓客戶可申請碳權。Allen 表示,未來將重心放在科技業,並拓展海外市場,建立如貨櫃般的跨國產業循環模式。
Allen 認為,配客嘉的護城河在於生態系的建立、包裝結構專利及規模經濟。疫情期間雖面臨挑戰,但靠著團隊努力及各方支持度過難關。他鼓勵大家選擇更環保的產品,共同支持永續理念。
TVBS Podcast《永續加》
播出時間:每週四更新( 隔週一於 Youtube 頻道上線影音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