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永續生活

東京櫻花開了!「比去年早 5 天」,氣候變遷如何影響花季?

2025-03-24 更新
撰稿 TVBS GOOD

每年春天,許多台灣人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飛日本賞櫻」。無論是東京的上野公園、大阪的大阪城公園,還是京都的哲學之道,每年 3 到 4 月,這些地方總是吸引全世界的旅客,而台灣人更是賞櫻熱潮的主力之一。

 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數據,去年 3、4 月,訪日的台灣旅客每月超過 50 萬人次,其中不少人是為了櫻花而來。然而,近年來,櫻花的花期卻變得愈來愈難掌握。

 

3/24 東京櫻花開了! 前幾天卻碰上罕見三月大雪


今年 3 月 24 日,日本氣象廳宣布「東京櫻花開了」,比去年提早了 5 天。但更讓人驚訝的是,就在開花的幾天前,東京才迎來了一場罕見的三月大雪,氣溫劇烈變化,讓東京部分 JR 列車停駛、高速公路一度關閉,甚至影響航班。

 

東京時隔五年,再度在 3 月下旬出現積雪,民眾開心賞雪之時也擔心櫻花是否會正常盛開,而在上週五氣溫回暖如初夏後,櫻花也順利綻放。每年開花日不同看似是自然現象,然而不管是突如其來的大雪,或是更加無法預期的開花日,種種反常現象,讓科學家更加關注氣候變遷對花期的影響。


日本東京三月降下罕見大雪(圖/取自美聯社)


櫻花是氣候變遷的指標?


其實,櫻花的開花時間並不是隨機的,而是受到氣候條件的高度影響。作為落葉性喬木,櫻花在進入冬季時會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要讓櫻花甦醒,必須經歷 「積冷」 過程,也就是低溫累積超過一定時間,這樣樹木才會結束休眠。但結束休眠後,櫻花並不會立刻開花,而是還需要經歷 「積暖」,當氣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才會正式綻放。

 

然而,氣候變遷正在打亂這個節奏。由於全球暖化,冬天變得不夠冷,積冷不足,影響櫻花的生長規律;但另一方面,春季的氣溫可能突然升高,讓櫻花比往年更早開、提早凋謝。這就是為什麼東京碰上大雪,今年的櫻花又提前 5 天盛開的原因。


東京今年的櫻花提前 5 天盛開(圖/取自 Shutterstock)

 

日本櫻花提早,韓國卻等不到梅花開


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並不只發生在日本,韓國的花季也面臨困境。今年冬季,韓國的氣溫異常寒冷,導致梅花遲遲不開。例如,韓國著名的「光陽梅花慶典」,原定於 3 月初舉行,但當地 2 月的平均氣溫僅 1.7 度,比去年低了 4.7 度,導致梅花延遲開放,讓原本的賞花活動變成「無花慶典」。

 

這種反常現象,讓地方政府和旅遊業者措手不及。原本預期吸引大批遊客的活動,因為花開延遲,反而影響觀光收益。這也顯示,氣候變遷不只是一個環境議題,還會影響地方經濟和旅遊產業。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花季?


1. 花期提前或延後:

氣候變遷打亂了植物的自然生長週期。冬季過暖,會導致花期提前;而寒流過長,則可能讓花期延後甚至影響花朵存活。


2. 授粉生態系統受影響:

許多植物仰賴蜜蜂、蝴蝶等昆蟲授粉,但當氣候發生急劇變化時,昆蟲的數量可能跟著減少,影響植物繁殖。


3. 影響觀光與地方經濟:

許多國家的觀光收入與花季息息相關,如日本櫻花季、韓國梅花季、荷蘭鬱金香季等。一旦花期變得不穩定,旅遊業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受氣候變遷影響,花季越來越不穩定(圖/取自 TVBS 新聞網)


正視氣候變化,從日常生活中行動


氣候變遷已經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面對這樣的變化,我們能做的包括減少碳排放、支持當地物種與保育行動,更重要的是前往不同國家旅遊時,選擇低碳旅遊方式,如參與當地的自然體驗、避開高峰期,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未來,或許賞櫻季不再是 3 月,而是 2 月或 4 月;賞梅季可能要大幅延後。我們能否繼續欣賞春天的花海,取決於我們現在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