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永續生活

購物是需求還是欲望?從黑色星期五重新思考消費這件事

2025-01-10 更新
撰稿 TVBS GOOD

還記得去年在黑色星期五你有購買什麼東西嗎?每當購物節的來臨,迎面而來的促銷活動不禁誘惑著我們多買,甚至是買了自己完全不需要的物品,過度的消費為自己帶來困擾,也為環境帶來負擔。

黑色星期五這個購物節源於美國,一開始是在感恩節後的購物日,也是在近年演變成全球最大的購物節之一。根據英國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研究指出,在黑色星期五的購物期間會產生大量的資源浪費及碳排放,生產一件商品所需消耗已相當龐大,然而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更是驚人!以英國舉例,光是在黑色星期五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就有 40 萬噸,相當於 435 次倫敦到紐約的往返航班的碳排放。


新的一年已過完第一週,大家在過節氛圍的驅使下有因為過度消費而在近期陸續處理退貨嗎?美國的物流公司 UPS 在 2017年首次提出「國際退貨日」的概念,顧名思義是在某一期間出現的退貨潮,這個時間通常落在一月的第一週, 其常見的原因除了接近節日的禮品消費,還有與年底的黑五購物節有關。


從購物節看環境影響,線上消費仍存在碳排


除了購物節的影響,或許大家會覺得若在線上購物,避免出門逛街是否就對環境比較友善?實際上,物流的配送服務仍會造成碳排放,像可以快速到貨的電商平台有可能會在貨車尚未裝滿時就進行配送。


另外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大幅上升,甚至相較於實際購物自備購物袋,更容易對環境造成浪費。線上網購退貨也會顯著增加碳排放,據統計一件被退回的商品平均會產生約 1.2 公斤的額外碳排放,這是因為退貨涉及到物流運輸及包裝處理。




黑色星期五的新定義,品牌如何改變購物想法


根據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指出,人經常在購物時試圖填補內心的空虛,滿足情感需求。有些人甚至視「購物」為一種舒壓的方式,但過度消費的行為可能會轉變成對地球的壓力。


因此,有品牌推出獨特的黑色星期五,讓大家享受購物的愉悅之餘,也能一起將減碳的想法考量進去,例如:瑞士包袋潮牌 Freitag 會暫停所有線上線下的販售服務,並調整成「交換日」鼓勵大家用交換的方式取代購物帶來的滿足感;戶外生活品牌 Patagonia 在購物節期間,將當日的銷售額全數捐贈給環保項目,用以保護環境。




質量勝於數量,從消費中重新認識自己


回顧 Amazon 在 2024 年的環境報告統計,在平台上約有四成退回的商品因各種因素而無法重新銷售,最終變成垃圾。購物節的優惠固然吸引人,如果我們能列出一個符合自己平時日常使用的購物清單,不僅可以省錢,也可以提前規劃生活的需求。


然而在法國有服飾品牌 Faguo 的創辦人 Nicolas Rohr 提出「綠色星期五」的想法,鼓勵大眾可以在當日購買二手商品、支持在地生產的店家、參與改製工作坊等,讓人專注在已有的物品,減少不必要的購買。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我們或許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費行為,有質量的購買比過多的消費更加開心,也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從消費開始認識自己的喜好,也會因為購物更加了解自己所關注的事。



- 法國服飾品牌 Faguo 於 2021 年 11 月 26 日在店內舉辦服裝修理工作坊來鼓勵負責任的消費 -


Photos / Faguo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