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除了丟回收箱,還能怎麼做?醇味研舊設計室帶你創造服飾第二生命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不要的衣服可以丟進資源回收箱,但除了回收,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處理想要淘汰的衣服?其中以布業聞名的大稻埕有間醇味研舊設計室,實踐循環衣物,讓舊衣重獲新生。
在快時尚的影響下,舊衣回收量逐年爆增,顯示出消費模式的轉變。根據數據,前年 2022 年回收量增至 610 萬 6643 公斤,去年則達到 660 萬 8239 公斤,逐步呈現上升趨勢。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回收的衣物中超過半數最終會被送往焚燒廠處理,這意味著它們的命運是被毀滅而非重新利用。
由於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統,能被再次利用的機會寥寥無幾。許多衣物在被回收後,由於種類、材質或狀況不佳,無法進入再利用的市場。消費者在購買新衣服時往往忽視了舊衣物的處理方式和環境影響。
醇味研舊設計室利用利用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教導民眾如何讓舊衣重生,建立更有效的回收體系,推廣可持續的消費觀念,讓每一件舊衣都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處理。
工作室座落在人文薈萃之地的大稻埕
來一趟大稻埕,不僅能夠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在地文化,還能感受到這裡所承載的豐富歷史。大稻埕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都訴說著台灣的故事,讓人對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認識與感情。
這裡不僅是觀光客的打卡聖地,更是推動地方經濟和文化復興的據點。醇味研舊設計室也位於富有文化氣息的大稻埕,這個區域不僅歷史悠久,還充滿了藝術與創意的氛圍。
醇味研舊設計室的特色在於他們從「衣物教育」開始,讓大眾先認識服飾,再來談到修復,減緩衣服被淘汰的機會。
善待衣物,從認識開始
他們在工作坊中教育學員們仔細觀察衣物的洗標,分析其材質與洗滌資訊,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是關乎衣物壽命的重要學問。
以洗滌為例,不同材質擁有各自的特性與要求,像是麻料衣物不耐強烈的攪動,在洗滌時容易出現皺折或變形;而羊毛則對熱非常敏感,過高的溫度會使其縮水,失去原本的質感和形體。
因此,查看洗標了解每種材質的洗滌建議,不僅能有效延長衣物的使用壽命,還能保持其外觀和觸感。衣物的保養並不僅是日常的清洗,而是一門需要細心與知識的學問。
透過這些小細節的掌握,能更好愛護自己的衣物,減少浪費,推動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每次洗滌,都是一個延續衣物生命的機會,而正確的處理方式則是賦予每件衣物新生的重要關鍵。
舊衣成為毛孩窩、生活小物
除了保養衣物外,改造也是延續衣物生命的另一種方式。一般民眾對於舊衣升級再造、改造重製都會覺得聽起來好像很困難,直接丟進回收箱交由專業人士清理更為方便。
但實際上透過縫紉修繕、舊衣編織以及纖維再生課程的教授,會發現藉由修復和改造舊衣物,可以留下珍貴的衣物記憶,或許是家人傳承下來的訂製服、出國旅遊時的紀念衣,抑或是兒時再也穿不下的童衣,同時改造後的衣服、生活小物還能成為服裝配件、毛小孩的小窩等。
此外,在以「永續」為核心的醇味研舊設計室,每一件舊衣都能被賦予新的生命,無論是修復、改造還是創造,皆展現出對時尚和環境的全新理解。
透過醇味研舊設計室的努力,愈來愈多的人開始重新思考消費與生活方式,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性。
Photos / RE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