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的白色悲歌!澳洲熱浪來襲 氣溫升高引發珊瑚生存危機
澳洲西岸的珊瑚礁,因熱浪影響,遭遇 14 年來最嚴重的白化事件。水溫上升使珊瑚驅逐共生藻類,導致白化,全球珊瑚礁面積縮減,而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使其面臨嚴重威脅。
海洋變暖,珊瑚生存成挑戰
近日在澳洲西岸,寧格魯珊瑚礁(Ningaloo Reef)遭遇 14 年來最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起因是遭遇數個月的海洋熱浪所導致。澳洲氣候學者西蒙·格蘭傑 (Simon Grainger) 表示,從去年 4 月到今年 3 月間,連續 12 個月氣溫比平均溫度高出攝氏 1.61 度,已超越近年來最熱時期 2019 年的攝氏 1.51 度。
珊瑚一般適合生存在水溫攝氏 23 度至 28 度之間,當水溫超過攝氏 30 度時,珊瑚會因為必須提供自己生產的能量,同時兼顧提供共生藻類養分,導致無法負荷而開始驅逐共生藻類,最終導致白化。在過去三十年來,全球的珊瑚礁面積已減少一半,導致珊瑚白化的成因包含破壞性的捕魚行為、海洋污染及棲息地被破壞等,讓海洋快速變暖,造成珊瑚死亡。
生態警報!珊瑚白化現象恐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生
在 2024 年夏季,台灣海域持續高溫,尤其在 6 月份,海水溫度的上升導致珊瑚白化,水溫過高使得珊瑚體內的共生藻類脫離,導致珊瑚失去顏色並呈現白化。尤其是在墾丁、小琉球、東沙等地區皆面臨珊瑚白化問題,其中在屏東恆春海域,核三廠出口水海域的珊瑚白化率更高達八成,並以平鋪及表覆型珊瑚最為嚴重,氣溫持續升高的狀態,對台灣的珊瑚礁系統造成巨變。
近十年來,受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不斷增加,預計到 2050 年,每年將有九成的珊瑚礁會經歷白化現象,這對全球海洋環境構成重大威脅。
- 寧格魯珊瑚礁(Ningaloo Reef)發生大規模白化現象 -
面對珊瑚危機:如何透過簡單行動保護我們的海洋
被譽為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的珊瑚礁,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地,不僅提供藻類、小型無脊椎動物食物來源,也是魚類可以躲避天敵的庇護所。當珊瑚白化時,這些海洋生物將面臨喪失食物與棲息地,沒有健康的珊瑚礁,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將可能帶來環境的變遷。
面對珊瑚礁的白化現象,我們也能透過減少個人垃圾的產生,參與淨灘還給生態一個乾淨的海洋,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此外,從事水上戶外運動時,可以選擇海洋友善的礦物型防曬乳,不含會導致珊瑚白化成分的二苯甲酮(Oxybenzone)及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不僅對環境影響程度小,同時礦物型防曬乳會在皮膚表面形成物理屏障,有機會減少化學物質流入海洋。
- 從事水上戶外活動時,參與淨灘、慎選防曬用品,微小行動也能守護海洋生態 -
Photos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