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新趨勢

台灣力抗稻熱病 台大研究團隊為農業保駕護航

在國外,10年左右的時間,麥熱病已傳播了1.5萬多公里,接下來可能將侵襲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的小麥產國,麥熱病是一種真菌病害,真菌也會導致稻熱病的發生,台灣年年都會有稻熱病,但流行規模不大,而這些年用分子輔助水稻抗病育種的工作,降低稻熱病的風險,除了真菌對作物的傷害,環保團體也提醒極端氣候下,即將面臨的糧食危機。

2024-04-09 更新
撰稿 TVBS新聞網

全球小麥病害「麥熱病」已經橫跨1.5萬公里,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將威脅到全球小麥產量第二大國印度。與此同時,台灣每年必發的稻熱病也同樣屬於真菌病害,這類病害的特點是演化快速,容易變異並大範圍擴散。

 

台灣有一個研究團隊每年都會在一些地區如屏東萬丹、屏東崁頂和高雄美濃等地進行稻熱病的監測與採樣。他們將取得的樣本中的病斑上的孢子分離培養,然後將其接種到不同的水稻品種上,以觀察其病原性以及哪些品種具有抗病性。他們認為,透過合理的作物輪作,有望防止病原菌的變異。

 

台灣在抗治稻熱病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因為台灣的水稻品種種類多樣,並且有完善的病害監測系統,使得大規模感染病害的情況相對罕見。該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可以使用分子輔助水稻抗病育種的方法,導入抗病基因,從而降低稻熱病的風險。

 

同時,全球小麥病害「麥熱病」的傳播也正在引發人們的關注。該病害可以在全球大面積的小麥種植區域中迅速傳播和繁殖,成為新的危機。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種植抗病的小麥品種,還可能需要使用殺菌劑。然而,使用殺菌劑時需要謹慎考慮抗藥性問題,因為病原菌隨時可能變異,對殺菌劑產生抗性。

 

此外,全球氣候變暖也可能導致糧食危機。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到2050年,全球的糧食產量可能會減產30%,其中玉米的情況最為嚴重。這不僅將影響人類的糧食供應,還可能導致肉品價格上漲,進一步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