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好社會

讓年長者不再執著於撿垃圾,香港社企用資源回收創造循環經濟

2024-11-14 更新
撰稿 TVBS GOOD

香港環保社企 V Cycle(Virtuous Cycle:良善循環) 創造完善回收循環體系,串連教育機構、拾荒老人及品牌企業,讓回收資源得以重生再利用。

據香港政府官方資料顯示,香港老年人口約有 130 萬人,其中約有近五成到長者處於貧困的生活。艱困的生活條件也使他們成為拾荒者,用微薄的回收利潤賺取生活費。香港社企 V Cycle 將資源回收系統化,讓拾荒老人可以穩定地擁有生活收入。


系統化回收流程,讓廢棄物變得有價


過去資源回收的工作,拾荒長者們只能藉由零散地買賣賺取微薄的薪資,然而對於環境來說回收物的去向也不得而知,像是它們是否能真的轉換成資源被再次利用?


香港社企 V Cycle 創建一套回收流程,向企業、教育機構、零售商等組織蒐集塑膠、紙張、金屬、玻璃等回收物,將資源回收物送至工廠。


這些長者們就會依照不同的材質進行分類,分類好的回收物就會送往合作的廠商,讓回收物成為再製品,媒合品牌企業用於其他地方。另外他們也設置自己的生產設備,用於嘗試實驗將回收物變成其他形式的材料,製成鏡框、椅子及戶外生活用品等。




循環經濟:品牌想合作的單位


V Cycle 與環保新材料公司合作,將回收來的塑膠進行揀選、粉碎和高溫清洗,然後製造成再生塑膠粒,用於製作各種再生產品。根據不同材質的特性,V Cycle 還致力於尋找降低對環境影響的生產方法。


例如,rPET(再生聚酯)常用於製作服飾,但在洗滌過程中可能釋放微塑膠,對環境造成潛在威脅。因此,V Cycle 開始探索將這些再生材料應用於其他領域,如減少清洗需求的雨傘、提袋等產品,從而減少微塑膠的釋放。


他們在回收物研究與實踐方面的努力,也吸引了許多知名品牌的參與。例如,紐約保養品牌契爾氏便與他們合作,開展回收計畫。透過自動販賣機和零售店的回收點,收集塑膠瓶並將其轉化為再生板材,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另一個合作案例是與日本護膚品牌 IPSA 合作,利用廢棄塑膠製作雨傘。正如前面所提,V Cycle 對回收材料進行深入研究與實驗,並探索以環境負擔較小的方式,賦予不同材質第二次生命。


這樣的創新不僅能實現資源再利用,同時也考慮到對地球可能造成的傷害,力求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助長者建立重返職場的信心


V Cycle 的這項計劃源自對社會中拾荒老人的關注,用相對系統性的回收方式,以專業的思維去看待每件回收物的成分並進行篩檢,提供他們有意義的就業機會。


其成果成功地減少廢棄物,還讓這些年長的工作者能夠在積極、支持性的環境中發揮自身價值,並獲得公平的薪資報酬。為環境帶來貢獻,也讓需要被幫助的長輩們參與到循環經濟的產業中,提升生活品質,並獲得尊嚴。



Photos / V 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