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好社會

法國禁一次性塑膠包裝 台灣應考量跟進

聯合國預計在今年討論制訂「全球塑膠公約」,全面規範塑膠產品生命周期,各國在減塑方面,也不斷加強力道,像是法國從2023年開始,規定30多種蔬果,不能夠去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包裝,而台灣從2002年開始推動購物用塑膠袋減量,但台灣現在一年平均仍要使用91.7億個塑膠袋,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80個塑膠袋,比歐盟平均每人每年使用198個要多出4倍。

2024-04-08 更新
撰稿 TVBS新聞網

全球塑膠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各國皆在努力尋找綠色解決方案。聯合國打算進一步討論「全球塑膠公約」,希望全面規範塑膠產品的生命週期。其中法國已規定,自2023年開始,超過30種蔬果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

 

但台灣政府的相關規範顯得沒有跟上國際腳步,減塑之路並不平坦。即使自2002年開始推進減少購物用塑膠袋的使用,根據統計數據,台灣人每年仍平均使用91.7億個塑膠袋,比歐盟的平均使用量還多四倍。

 

對此,包括專賣有機蔬果的農產品連鎖通路在內的商家,正在進行減塑計劃。他們嘗試使用100%可分解的生物質袋來包裝蔬果,並在店內設置回收箱將此類包裝收集起來。收集後,這些包裝袋可被送往農場以作為堆肥,供樹木生長,或再製成可分解的生物質小花盆。

 

不過,生鮮蔬果在保鮮和減塑之間的平衡不易達成。連鎖有機蔬果通路商品開發經理周瑜瑛表示,他們門市的許多產品都是有機的葉菜類,且根據有機法規,無法裸賣或混賣,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的風險。因此,他們開始思考如何保護有機產品的完整性,以及確保商品的追蹤。

 

環保部門在2022年時,與全聯、家樂福等大型通路合作,進行蔬果裸賣和包裝減量的試辦,並規劃增加更多的試辦通路。但試辦的成效尚未公布。環保部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長李宜樺表示,他們正在試圖通過試辦政策了解蔬果裸賣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整理試辦的結果。

 

根據綠色和平和成功大學的共同調查,每年來自超市的十大商品已製造出至少18億件的塑膠垃圾,相當於約1.5萬噸,足以填滿4443輛垃圾車。在所有商品中,蔬果的非必要塑膠包裝比例最高。

 

總結來看,台灣的塑膠污染問題仍然嚴峻,而對於如何有效減塑,包括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都應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塑膠污染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