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好社會

寶特瓶變身機能襪 台灣業者搭永續熱潮

2024-04-08 更新
撰稿 TVBS新聞網

台灣過去是知名的產襪地點,尤其在中部的社頭,巔峰時期有四百多家襪廠,如今只剩下一百多家。現在有業者,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用廢棄寶特瓶為原料,加上繁複工法,10段尺寸,做成多功能機能襪,打入消費者市場。織襪公會也表示,受到全球永續發展熱潮,未來都會走向環保材料,做為節能減碳的目標。

台灣曾經是眾所矚目的襪產地,尤其以位於中部的社頭為甚。在該地的最高峰時期,曾有超過四百家襪廠在此運作;然而,時至今日,只餘下一百多家。可見產業變革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對製襪業的衝擊甚大。

 

面對如此挑戰,有業者反其道而行,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採用環保創新的方式來因應。他們將回收的寶特瓶轉化為生產材料,經過繁複工法及多次的尺寸調整,製作出一種多功能機能襪,成功打入消費者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每年回收的寶特瓶達到驚人的45億支,而這些被丟棄的寶特瓶需要450年才能分解。然而,利用僅兩支寶特瓶,這些業者就能製作出一雙機能襪。

 

社頭的製襪業者蕭湘頤認為,轉型的關鍵在於迎合品牌商的需求。他指出,品牌商追求環保的材質,需要研議選擇紗線和加工的方式。與此同時,除臭機能襪的總經理鐘志誠也在轉型時看準了環保的未來趨勢。他表示,他們的襪子全都是用寶特瓶製成的,未來的永續一定要走生物機的纖維,如同玉米製成的襪子,能夠進行分解。

 

襪業的轉型正是走向永續發展的路線,用環保材質作為線軸,生產出充滿環保意義的機能襪。織襪公會理事長黃翠霞也表示,現在很多客戶都要求廠商改用玉米、生物纖維或是再生纖維來製作襪子。

 

雖然以環保為概念的轉型生產可能會增加成本,但卻能省去染整過程,降低大量用水用電的染整過程,進而減少廢水排放的負擔。再者,這也將帶動傳統產業的創新,並導入環保概念,成為產出新型襪品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