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能源危機未解遭反彈 ESG將退燒?
2004年8月ESG這三個字母首度出現在聯合國,如今ESG投資已經成投資市場顯學,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調查,2020年全球永續投資金額已經達到35.3兆美元,較2018年增加15%,但ESG的推動國際間期盼解決的能源危機未解,極端天氣事件也逐漸增加,甚至有的企業ESG資產表現不良,也開始出現反彈聲浪,究竟在接下來的幾年ESG還可能是永續投資中的熱門項目嗎?
百貨公司董事長黃晴雯:「復興館成立成為國內第一座,在百貨零售空間裡面的這個花園,那這個花園你可以看到,它佔地三層樓高,一共加起來它的面積有差不多1000坪,那在百貨零售空間來講,1000坪是非常大的一個空間,等於我們犧牲掉這些空間,在營業額上可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
應該視業績如命的服務業將坪效換作為共享空間,以2019年百貨坪效換算,等於捨棄11億3300萬元的可觀營收,在那個還不把永續當目標的社會,顯得格外特殊。百貨公司董事長黃晴雯:「我們發起了台灣的百貨業的第一個,非常困難的就是我要所有的廠商,都簽企業社會責任條款,那它要符合這個概念,那時候ESG的概念,還不是那麼的普遍,我們先從社會責任開始做起。」起心動念的是因為轟動全台的黑心油事件,也意識到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冒著可能被法律制裁的風險,掃下有疑慮的產品,社會責任只是起步,但服務業和永續,如何連結又該從何開始。
百貨公司董事長黃晴雯:「因為科技製造業,他們在數據的管理方面,他們很容易來量化,但是百貨零售服務,服務很多強調的是軟性的實力,所以很難有劑量化的這個標準,包括我們也是在台灣,不只台灣亞太地區第一個,加入國際倡議組織EP100的零售業,這是非常高的一個標準,所以如果要問我有什麼樣的目標,其實永續這是一條沒有止盡的路,因為現在人類的所有的作為,相較於地球所發出的求救訊號,都已經是非常非常的急迫了。」
但這條路該怎麼走,其實政府也未必設立好明確的道路,企業也是邊走邊摸索,百貨透過永續發展委員會的成立帶領公司,像是優惠券無紙化,回頭看省下的紙張,居然已經可以堆疊出七座玉山高。
記者謝丹慈:「永續投資成為新常態的四大關鍵驅力,包含意識及期待,還有優越的報酬率,以及長期彈性,最後就是法規。」
2004年8月ESG這三個字母首度出現在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相關組織的倡議文件,如今ESG投資已經成投資市場顯學,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調查,2020年全球永續投資金額,已經達到35.3兆美元,較2018年增加15%,預估2025年永續主題管理資產,將挑戰50兆美元,可望超過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的三分之一。
台科大管理學院工業管理系教授郭財吉:「其實ESG它的面向就是把過去我們只從經濟這個角度而言,涵蓋到社會跟環境,那的確這是一個所謂的公式的一個叫做轉移,ESG真正的精神是我把ESG整體的策略,要貫穿到我的公司的營運的策略,那我透過我的營運策略,去跟我的績效的評估去做掛鉤,再用財務去做驗證的部分,那不代表你做ESG財務性最好,但是如果你沒做ESG,本身你的財務表現可能沒那麼好。」
台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針對台灣永續投資調查,2022年的報告中發現目前全台永續投資資產總額達到20.3兆元,較去年的17.6兆元成長15%,但ESG的推動,國際間期盼解決的能源危機未解,極端天氣事件也逐漸增加,甚至有的企業ESG資產表現不良,反彈聲浪隨之而起。
記者謝丹慈:「2022年美國保守勢力對ESG發起攻擊,18個共和黨主宰的州祭出禁令,將表態支持ESG的金融機構,打入「黑名單」,禁止他們承攬任何州政府的業務。」
而理由是他們歧視石油公司和槍枝產業,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美國銀行高盛等統統中槍,貝萊德執行長芬克表示,該公司因此損失約40億美元資產,2023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芬克也正試圖消除誤解,但ESG投資又將何去何從。
台科大管理學院工業管理系教授郭財吉:「就算我做的不是ESG是不是也是OK,是其實ESG本身,它是從所謂的投資的概念來看這件事情,所以很多人我跟他講說,ESG跟CSR最大的差別就是,我用投資的觀點來看這個公司,但他在短期的期間裡面,不代表我們馬上就可以從裡面,去得到獲利的部分。」
以ESG投資作為公司轉型的機會,如果要說能保證變得更好,似乎有點神話,但確實是一個新的概念,重新審視公司的組織與文化。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例如說我們在2022年有發布一個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那在這個調查報告裡面,就很明顯的看得出來,企業減碳這件事情是,投資人認為企業很重要的行動方案,或者是措施的前五大之一,那有75%、76%的投資人,他們也希望企業有實際落實減碳的。」
國泰資訊集團華卡企業總經理呂如萍:「我們雖然是人力銀行,但是我們結合我們自己的本業,我們就有我們的責任跟影響力,譬如說我們怎麼樣去讓我們的求才端知道說,我們在社會上有多少,有沒有一些消除貧窮啊,就業平等啊性別平等啊,薪資啊勞動條件的這些平等。」
睿智意得策略長林世駿:「最困難的是理解,也就是說多數人的話,像一些公司他們在做永續報告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說我是不是應該要找顧問公司,但是如果不找顧問公司,他們想說那我們該怎麼樣去做,所以他們會找一個比較,位階比較高的人當永續長,但永續長未必具備有一個充足的知識。」
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所開班的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中,集結各行各業,但目的都只有一個。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王碧瑩:「過去我們從單獨只是重視在ESG的部分,可是未來我們認為未來十年可能這個部分會從ESG,擴展到影響力的一個投資,我們希望我們的這樣子的一個策略,事實上它產出的結果,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力,是可以做具體跟量化的一個計算跟分析的。」
各界對於永續的看法不一引發爭議,主因是資金缺口和分配不均,2030年聯合國,永續的17個目標中,估計每一年的資金的缺口還有3.9兆美金,也代表著其中有許多的目標被遺忘。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王碧瑩:「那現在目前我們把這17個目標歸納成8個不同的投資主題,可能他可以是水資源的主題,可能可以是捷徑能源的主題,可能可以是健康或者是食物安全相關的主題。」
讓投資策略目標更清楚的被鎖定,也因此主題型永續基金,可望成為新的亮點,畢竟我們的地球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被解決。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那我們在2023年也發布一個消費者調查報告,在這個調查報告裡面,我們也看到消費者,他其實是願意用比較高的價格,來買企業比較低碳排低碳足跡的產品。」
永續雖然廣意,但在企業轉型的途中,其實也蘊藏許多的商機,隨著台灣碳權交易所,在2023年8月7日正式營運,綠領新貴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根據人力銀行資料顯示,2023年前5月,平均每月綠領工作數有2000個,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一般製造業,對綠領人才需求最高占54%,在永續的道路上,除了企業正在反思,主管機關也有很多的法規需要落實,都影響著資金流向,也才能讓地球共好的意念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