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永續環境

瓶裝水塑膠微粒恐威脅健康 專家建議改用玻璃或不銹鋼容器

2024-04-09 更新
撰稿 TVBS新聞網

最新研究發現,一公升瓶裝水(2瓶一般大小瓶裝水)約含24萬個塑膠微粒(plastic particle),比先前的估計值高出10到100倍,這些微粒可進入人體細胞,阻斷細胞代謝並累積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構成未知的健康影響,還有可能隨母體流向未出生的嬰兒。

瓶裝水塑膠微粒數量遠超預期,可能威脅人類健康。哥倫比亞大學的嶄新研究發現,每公升的瓶裝水中可能含有高達24萬個塑膠微粒,這個數字遠超過先前的估計。

 

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研究人員利用受激拉曼散射顯微鏡(SRS)的技術,檢測了美國市面上的三款瓶裝水。研究指出,這些塑膠微粒可能會進入人體內的細胞,不僅阻礙細胞的代謝過程,還可能累積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甚至隨著母體的血液流向還未出生的嬰兒,對人體健康構成未知的影響。

 

該研究中,化學博士倪霖(Naixin Qian)表示,他們懷疑瓶裝水中的大部分塑膠微粒其實是來自於瓶身本身產生的洩漏。「瓶子通常是由PET製成,而只要反覆打開瓶蓋、擠壓瓶身或使水瓶受熱(例如放置於車內),都可能讓PET塑膠產生微粒。」他說。

 

然而,這些塑膠微粒的影響並不輕微。研究指出,這些微粒可能侵入人體各器官的細胞及組織,其中可能含有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如雙酚、鄰苯二甲酸鹽、重金屬等。這些物質可被帶到肝、腎、大腦以及透過胎盤進入未出生孩子的體內。

 

賓州州立大學貝倫德分校的永續發展主任Sherri Mason指出,「就如同人體不斷脫落皮膚細胞一樣,塑膠也會不斷脫落成小碎片。」她認為這項研究是開創性的,並強調了專家長期以來的建議:盡可能使用玻璃或不銹鋼容器儲藏飲用水,以減少接觸塑膠微粒。

 

此外,非營利組織「光明未來」也警告,嬰幼兒可能面對最大的風險,他們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大腦和身體往往對有毒物質更為敏感。

 

然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正在進一步確認瓶裝水中的塑膠微粒是否全來自瓶子本身,或可能來自水源,或在製造過程中產生。

 

對於此研究,國際瓶裝水協會則表示,這種說法需要經過整體科學界的審查,若缺乏科學共識,就無需嚇唬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