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好社會

給員工真正的幸福企業 不只關注漂綠 社會漂洗更易濫用誤導

ESG 中的 S 代表社會責任,利害關係人之權益即為社會責任關切面向之一。近年因工作型態、人才供需變動、勞工權益提升等,企業為吸引投資人重視、優化雇主品牌,同時獲得消費者青睞,誤觸「社會漂洗」(Social washing)的狀況也大幅提升,而未正確因應更有可能招致嚴重公關危機。此篇文章以 ESG 數據公司 RepRisk 所出的報告為核心編譯,說明漂綠及社會漂洗現況,分析其對企業品牌的影響,進一步提供企業建議。

2024-05-13 更新
撰稿 CSRone永續智庫

ESG 的 S 社會責任,意指企業如何因應及管理其供應鏈、人權、勞資關係、員工身心健康、薪酬制度或客戶隱私權等社會面相議題,而「社會漂洗」(Social washing)意指企業於社會面的實踐內容,有渲染、誇大或是誤導性溝通(Misleading communication)。


根據 CSRone 永續智庫 2024 年研究報告指出,台灣企業在回應利害關係人的管理及策略中,包含社會公益的發展、員工學習關注、職安系統導入等數據,都展示企業對於社會面的進展──不僅 77% 台灣企業提出人權議題相關績效,更是今年關注成長幅度最高的永續議題。視野擴至亞太地區,也有高達92%企業已於公開管道針對「社會正義與人權」進行說明,彰顯社會面的重視程度提升。然而,企業轉而聚焦社會實踐時,社會漂洗的狀況也跟著出現。以永續領頭角色金融業為例,ESG 數據公司 RepRisk 依據 2018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的五年報告指出,其間共有四分之一氣候相關 ESG 風險事件與漂綠有關,而其中更有三分之一也同時是社會漂洗案件。


社會面的企業實踐,常面臨衡量困難、牽涉議題複雜,或是成果彰顯耗時等障礙,發展往往相較環境構面來的緩慢。近年關注度提升且逐漸展現成果,但若伴隨誤導性溝通,不僅將阻礙集體目標實踐,更可能會損害消費者及投資人的信任。


18%「漂綠」企業也會「社會漂洗」 且擅用社會面議題誤導受眾


根據 RepRisk 這份五年期研究,社會漂洗會受到多個相互關聯的因素驅動,包含消費者的期望變化、競爭者狀態或是監管環境的變動,都有可能促使企業有意無意地踩到社會漂洗的地雷。該團隊整理過去五年的社會漂洗案件,其中惡劣的就業環境(24%)、有意的人權侵犯行為(23%)、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13%)是占比最高的種類。依據研究定義指標,平均而言,圍繞社會問題的誤導性溝通,比起環境面向的誤導性溝通,更嚴重 12 個百分點;當誤導性溝通同時涉及環境和社會問題時,該風險事件比單獨的漂綠事件,更是嚴重 20 個百分點。研究團隊進一步針對社會漂洗案件樣本分析,發現不僅常有相同的企業參與其中,更會採取與漂綠手法類似的策略,像是選擇性披露(Selective Disclosure)或是象徵性管理(Symbolic Management)等手法。這些企業透過展示永續形象來獲取競爭優勢,且涉及漂綠的企業中,就有 18% 也與社會漂洗有關,當僅考慮公開上市公司時,這一比例增加到 31%。


研究認為,漂綠與社會漂洗緊密相關,且涉及漂綠的企業更傾向運用社會漂洗來避重就輕,或是做為手段來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企業通常在宣告承諾時,會同時聲稱會為環境及社區帶來積極改變,研究整理 5 種漂綠類別,並藉以比較與社會漂洗間的相似處。


漂綠類別

社會問題

ESG風險事件

選擇性披露

(Selective disclosure)

就業、性別歧視

創辦人公開承諾實現職場DEI,但多位員工投訴主管對職員面貌、服裝言語暴力

空洞的綠色宣稱和政策

(Empty green claims and policies)

地方參與

企業因據報未能兌現對當地社區的過去承諾而受到批評

誤導性敘述和言論

(Misleading narrative and discourse)

職業健康和安全 

企業被指控採取行銷企業,而不願讓員工簽署有關安全標準協議

可疑的認證和標籤

(Dubious certifications and labels)

惡劣的就業條件

雇主違反勞動法的情況下,批評者聲稱「最佳工作場所」證書只是付費廣告,並且實際工作場所與評估調查據報不一致

企業政治行動

(Corporate political action)

社會歧視

企業遭審查LGBTQ內容,且被指控資助反LGBTQ立法者,與其包容的公共形象相矛盾

(ESG的風險事件中,通常漂綠及社會漂洗會共同運作,且涉及漂綠的企業似乎更傾向運用社會漂洗來與利害關係人溝通/表格來源:RepRisk


從上述案例中可見,社會漂洗不僅會發生在企業內部(工作歧視、職業健康安全),亦會發生在公司外部(社會歧視、社區衝擊等)。研究最後也提醒,隨著媒體監督、監管機制建立、民眾意識成熟,無根據的主張將更容易受到質疑,象徵性的永續溝通更會適得其反,企業應該以一致且高品質的數據來回應利害關係人的需求。

品牌面臨信任危機 企業應由內而外真正落實承諾


早已有許多文章及研究指出,消費者對於企業所需負擔環境及社會責任的期待變高,且當消費者意識到企業漂綠、社會漂洗時,更會採取嚴厲譴責。據 Kantar 2023 年報告指出,有高達 52%的人表示他們曾聽聞有關品牌採取之永續行動的虛假或誤導性資訊,企業主可能會思考採取不溝通的方式來避險;然而也有 57% 消費者認為若資訊不清,難以判斷企業實質的道德實踐,會產生負面的挫敗感。


面對全面性的品牌信任危機,企業透明揭露將無所遁形,如何不誤觸漂綠、社會漂洗更顯關鍵,筆者整理3項建議,以供企業參考。


建議一:企業應設定不偏重的實踐目標,監管範疇面向組織內外及供應鏈


企業避免永續漂洗關鍵方式,就是設定具有可實踐性及時間性的永續目標,從企業對於中長期的目標設定,可看出企業長期轉型的決心。CSRone 永續智庫 2024 年研究報告指出,台灣企業僅有 19.2% 企業已設定環境、治理與社會面之短中長期目標,而在中長期目標設定面向,經濟與治理面與社會面均不到五成,低於環境面目標的設定。企業投入永續作為,無論哪一面向都非常關鍵,不宜偏重。在社會漂洗、人權意識提升狀況下,視角應擴展至組織內(員工)、組織外(社區)以及整體供應鏈上,並建立管理系統及檢核機制,避免忽略回應重要利害關係人的需求。


建議二:識別「利害關係人議合」目標差異,相互合作,制定合宜的議合策略


現行有各種成功的「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企業內部落實議合及溝通的角色,包含永續部門以及行銷公關部門──永續部門常用制式標準鑑別利害關係人,目的是完成「重大性議題分析」以強化永續實踐重點;行銷公關則是協助企業於特定專案項目對內對外的溝通及整合,以達成商業目標。而據 edie 報導,由世界廣告商聯合會(WFA)所產之報告,94% 行銷人員期待精準的溝通永續,以避漂綠,卻只有少數人認為自己具備 ESG 傳播相對應的知識。這兩部門若能相互參照,借力彼此專業,並輔以內容的審核機制,將可避免誤導性溝通發生,也助力企業實踐永續各項指標。


建議三:採取高標審核,大於實際行動的宣傳都屬漂洗


企業面對各種漂洗風險,應採取最高標準審核自己。回到核心評估企業在實踐永續路上,只要應用在宣傳的資源、時間、金錢等任何一面向,大於企業真實回應利害關係人需求的實踐上,都應視為漂洗作為,企業應對自身採取高標準,並提高警覺、避免發生的可能性,由內而外的真正執行在ESG三面向的承諾。


本文獲「CSRone 永續智庫」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