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綠色生活

桃機第三航廈「這時」啟用!「山脈意象、綠牆」4大亮點曝,打造台灣新門戶

桃園機場是台灣最大、最繁忙的機場,為應對日益增長的客流量,正在擴建中的第三航廈預計2027年完工。由英國和台灣團隊合作設計,第三航廈融入台灣山脈意象,並導入數位化流程以提升效率。其環保設計包括大面積綠牆,目標達成LEED金級認證。新航廈將每年可容納4500萬人次,紓解現有航廈壅塞問題,並提升桃園機場的國際排名。

2024-06-18 更新
撰稿 食尚玩家

桃園機場是台灣最大、最繁忙的機場,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量,桃園機場持續進行擴建工程,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預計於2027年完工的第三航廈,由英國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與英國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建築師事務所、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和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聯手打造,不僅融入台灣起伏山脈和壯闊波瀾的意象,更將為台灣的門戶帶來全新風貌。小編整理了第三航廈的4大亮點,讓大家搶先一睹為快!


桃機第三航廈4大亮點一次看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建設計畫,是台灣繼十大建設後最大的單一投資案,也是「愛台十二大建設」中的旗艦計畫,計畫經費為新台幣956.81億元,開發內容包括第三航廈、登機門及廊廳、多功能大樓、勤務道路系統、停機坪、滑行道以及自動旅客運輸系統,旨在打造綠色、低碳且智慧的機場,以完善的機場設施,為旅客帶來結合旅行、購物、文化和藝術的全方位旅行體驗。


設計融入台灣山脈意象


第三航廈設計的最大特色,就是融入了台灣起伏的山脈和壯闊的波瀾意象。波浪形的頂棚宛如群山連綿,映襯著流動造型的天花板,彷彿天際雲卷雲舒,讓人一踏入航廈就能感受到台灣獨特的自然景觀。設計團隊更將到達與離境的樓層對調,以旅客的舒適和需求為優先考量,打造靈活且兼具動靜的內部空間。


導入數位化流程提升效率


為了提升旅客的旅行效率,第三航廈除了將空間重新規畫,對調出境與入境樓層,設計團隊還建立3D模型模擬新航廈的旅客行為,以提供最高的運力和容量。第三航廈還將導入一系列的數位化流程,包括以科技為基礎的登機手續、先進的安檢掃描、E-通道,以及旅客自動捷運系統等。透過模擬模型整合這些流程,旅客未來在第三航廈內可以享受更便捷、更智慧的出入境體驗。


大面積綠牆打造綠建築


第三航廈在設計之初就以節能減碳為考量,目標達到美國綠建築協會綠建築評分認證系統LEED金級。其中最吸睛的環保設計,就是南北外牆的大面積綠牆,立志在台灣打造媲美新加坡樟宜機場的生態綠建築,不僅具備隔音功能,更能營造出綠意盎然的景觀,為旅客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每年可容納4500萬人次


根據奧雅納公布數據,第三航廈的總樓地板面積為54萬平方公尺(約163350坪),預估每年將可容納4500萬人次的客流量,若按照預定計畫於2027年完工啟用,不僅可紓解現在一、二航廈的壅塞問題,更能為台灣帶來嶄新的門戶形象。在英國權威航空評比公司「Skytrax」日前公布的全球最佳機場排名中,2024年桃園國際機場雖有進步,但僅列第66名,期盼第三航廈上路後,能在這份榜單中拿下更好的成績。


雖然距離啟用還有數年時間,但小編已經迫不及待想親自到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走一遭了!這座融合了台灣特色、智慧科技和環保概念的嶄新航廈,勢必會成為台灣之光,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無限可能。期待2027年,我們一起在第三航廈開啟美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