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旅初心者必看!她解鎖一個人也好玩的火車小站輕旅行

2025-01-16|Podcast 製作 食尚玩家
圖源 Windy、Shutterstock 

嗨~妳也是獨旅初心者嗎?有沒有想過,用搭火車的方式一站站慢遊小鎮或城市?本集食尚玩家《女子,出走計畫》邀請到亮眼、活力的段慧琳(Windy)分享她的故事。Windy 是外景主持人,也是旅行作家,多年前一次「越級打怪」的印度獨旅,意外讓她愛上鐵道旅行。也是這趟旅程,讓她開始搭火車認識台灣。

Windy 造訪之處不是人來人往的大車站,而是只有慢車停靠,班次稀少,甚至沒有站務員駐守的小小站。不過,也因為是小站,你可以感受到歲月靜止、人心純樸的美好。西部海線的湛藍絕美、森林支線的幽靜清心......,讓 Windy 說給你聽~

★ 立刻收聽食尚玩家《女子,出走計畫》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eya6mQ
Spotify ➤ https://reurl.cc/g6l0zQ
First Story ➤ https://reurl.cc/VMej5Z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 以下節錄《女子,出走計畫》精彩片段 -

主持人:歡迎今天的來賓 Windy 段慧琳

Windy:
哈囉,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 Windy 段慧琳,我是作家也是外景主持人,另外我也是一個業餘的運動員。我真的可以說是台灣達人,因為我從事外景節目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都在台灣的鄉鎮之間遊走,自己出的書也多半跟台灣的小鄉小鎮有關係。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身兼作家、外景主持人雙重身分的段慧琳(Windy)從事外景節目十多年,走遍台灣許多鄉鎮,也出版過與台灣小鄉小鎮相關的旅遊書籍。

主持人:Windy 一個人旅行的經驗很豐富,請問你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是什麼時候、去了哪裡呢?

Windy:
其實我旅行算是後起直追、大鳥慢飛,因為大家覺得我是旅遊達人、旅遊經驗很豐富,但我在大學22歲之前,是一個非常道地的都會台北女生,好像出了台北,之後沒有捷運、公車就不太會行進,同時我很小時父母親就離異,我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所以沒有爸媽帶出國的經驗。

一直到了大學出社會之後,才開始國外背包客旅行,因為有了一點經濟基礎,就採取一些背包旅行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我在世界各地探索一陣子之後,受到啟發才開始覺得,我們自己的土地怎麼好像我很陌生,出了台北那些小鄉鎮很多名字都沒有看過、沒有聽過,什麼地方的名特產、北回歸線經過哪裡,都是課本上面讀過的,所以我是長大之後,才開啟了我對旅遊的興趣跟探索。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身為一位熱愛運動的三鐵女孩,段慧琳勇於挑戰新事物,更曾經挑戰48小時騎乘電動機車,以「節能減碳」方式環島。

主持人:一個人旅行的時候,「獨處」這件事情對 Windy 來說,是很習慣的事情嗎?還是需要練習呢?

Windy:
我覺得是需要練習的,我一開始旅行也都跟朋友一起,雖然是自助,但是還是結伴而行。有人負責規劃、我負責跟,後來因為上班時間跟別人不一樣,尤其我那時候剛進電視台,所以我的朋友越來越少。我開始比較多時間獨處,我發現我在獨處的時候更自在,一剛開始會害怕、會覺得好像怪怪的,比如一個人去吃飯、去散步,或是去看展覽,會怕別人覺得你是不是人緣不好,一個人去小鄉小鎮探訪的時候,也有安全上的擔憂。

我覺得剛開始一個人旅行都有很多恐懼跟需要克服的成分,但是當你的能力值跟經驗值越高,選擇會變得越多。可以適應跟了解自己能力所在,比較能克服心理上的擔憂。

我在練習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突破,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國外旅行,就是到印度。有些事情需要先「憨膽」,不知道他是什麼東西,就會莫名其妙做下去。那時候剛好我有些低潮,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跟目標,所以就想選一個有不一樣文化的國家,就能比較專注、不會去想那些傷痛或負能量。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旅行是需要練習的」,獨旅需要克服無數的恐懼與擔心,但隨著經驗值越高,你能邁開的選擇也會越多元。

Windy:
當時我剛好採訪一個作者,他去印度做志工一整年,完全融入印度的生活,我聽到一些印度的現象覺得有趣。比如要追著公車跑、公車上人滿到要掉出來、用手抓飯等不同文化,所以我就訂了去印度的機票。後來告訴朋友我要去印度,收到大家給我很多新聞資訊,像是日本女性背包客在印度被強暴、印度女生被姦殺,才開始意識到不對勁、開始找資料,就發現印度是一個背包客的大魔王。

但我也捨不得放棄,當時因為一本書了解到自己不該做無謂的擔憂,而是一個個克服我害怕的事情。所以我就一條一條寫下來我害怕什麼,例如怕迷路,就把地圖列下來,怕被偷就把錢分三個地方放等。印度這次的旅程,養成我後來獨旅的膽子,因為知道自己可以克服什麼,跟我怎麼樣去找出我恐懼的點,因為已經把最難的那一件事情克服了,對於我之後的獨旅幫助非常大。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段慧琳一出手就直接挑戰「印度旅行」,也因為經過這次磨練,開啟了從此以後愛上鐵道旅行的契機(圖源:Shutterstock)。

主持人:聽說也是印度旅行,讓你愛上鐵道旅行嗎?

Windy:
這是一個很大的人生轉捩點,因為愛上鐵道旅行才有後來作家的身分。在印度坐火車的時候,它誤點情況非常嚴重,2、3 個小時都是正常。一方面被這個系統嚇到,一方面周圍的印度人,沒有人生氣、沒有人咆哮、沒有人跳腳,這就好像是他們的日常。這樣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跟台灣差很大,讓我有很多的思考,加上火車搭久了,我覺得觀察周圍的人、看風景都變成很有趣的一件事。我在台灣坐火車沒有經歷那麼長的時間,所以回到台灣之後,就喜歡延續搭火車旅行的方式,後來也因此探訪了很多小站。 

主持人:台灣有 240 多個火車站,為什麼會想開始小站的旅行呢?

Windy:
一開始搭火車的時候,也只認識一些大站,但在印度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鄉間面貌,我就想說那我也試試看去台灣的鄉間走一走。所以我用一個半「盲旅」的方式,我不做什麼計畫,我預估我的時間、最遠縣市,就上台鐵網站看有哪些站,只要是我聽過、去過的,我一律不去。但是如果一個站我沒聽過也沒去過,那今天就去這裡。

那時候透過半盲旅方式,發現了非常多驚喜,有時候會去到一些很荒涼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收穫,我看到台灣有很多造型不同的車站,有的是木造、有的是尖塔式的、有的是淡藍色的,就好像每個車站為我準備一個禮盒。這個方式大大刺激了我,之後的旅行也喜歡用盲旅跟沒有計畫的方式。因為這樣子,後來就有了出書的巧合,覺得可以把台灣很美好的部分,分享給不知道的朋友們。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台東多良車站以靠山面海的絕佳地理景色,被譽為「台灣最美的車站」,也是許多火車旅人必打卡的名站(圖源:Shutterstock)。

主持人:那你會在一個站點待上多久的時間呢?

Windy:
我會待到我走不動為止,搭火車到某一站之後都是徒步,我會在附近走一走、看一看,走累了就找店家坐下來吃個飯、喝個咖啡,有點走不動了就回到車站回程或者往下一站移動。很多小站的車班很少,我會抓個兩、三小時就回來,一些小車站一天只有兩班,那我就會往更外圍或者是去看看海,去跟農家聊一聊,到了時間再回來。所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可能跟組合,他沒有制式的遊程,也是我喜歡鐵道旅行很大的原因。 

主持人:有些人喜歡看海、有些人喜歡逛車站等等, Windy有沒有一些山系、海系的小站玩法可以推薦給我們?

Windy:
如果想要看海,當然是特推花東的海,另外藍皮解憂號也非常推薦,因為南迴的海色很純靜,尤其從枋寮開始,坐上藍皮解憂號會穿越很多的隧道,會有忽明忽暗、一下是山一下是海的感覺,穿梭的感覺讓人非常驚喜,每一段都捨不得閉上眼,也會期待下一個景色。尤其藍皮解憂號有復古懷舊感覺,車體本身沒有冷氣,車窗可以往上拉、有吊環。這一段除了海色,鐵道文化也是很迷人的地方。有時候到不了的地方、年代,我們可以用旅程、用食物,去把它圓滿起來。

西部如果想要看海,西部海線也很推薦大家,海色也非常漂亮。如果喜歡森林系,我很推薦支線,包括牡丹、三貂嶺,那一個區域他有「綠光寶盒」之稱,我覺得好像真的走到森林裡面去探索,當然林鐵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喜歡建築,像是木造車站、海線五雄、海線五寶,談文、大山、新埔、日南,大家可以一站一站,把木造建築蒐集起來,都有不同的樂趣。

不過我最推薦大家的方式,不是由我來告訴你要怎麼去旅行,搭火車是一件相對安全的事情,所以很推薦用半盲旅,或者是做 3 比 7 或是 4 比 6 的計畫,比如大概決定要去什麼地方,但是不預設一定要在哪裡拍照打卡,也不要預設今天要看山或是看海,剩下的空間留給旅行,讓時光或是讓老天幫你安排,因為所有的安排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若是喜歡「森林系鐵道」的旅人,阿里山支線、牡丹、三貂嶺都是很棒的選擇(圖源:Shutterstock)。

主持人:如果我今天要進行火車旅行,但都不認識這些鐵道站點在哪裡時,要如何規劃旅程呢?

Windy:
要先看自己的假期有幾天、有多少時間,如果連縣市都沒有辦法決定,我曾經有一年帶我女兒去鐵道旅行時,就準備了很多個籤,要去哪一站就讓她用抓的,抓一張起來我們就去那裡,也可以射飛鏢。我覺得規劃旅程都是一個趣味,旅行最美好的是過程,不是踏出家門的那一刻才是過程,當我們在想像、尋找資料、認識,或者是去構思的時候,就是一個很美好的過程。

旅行的目的就是給你一個回憶,不管是好或是不好,他是一個讓你之後可以拿來說笑,可以讓你咀嚼的,就是一件很值得的事,這個過程我覺得很棒。每一年生日我送了自己什麼,我都想不起來,3 歲、15 歲拿到什麼,我成年那一年爸媽送了什麼,一律沒有任何印象,所以我就覺得那我去環島吧,這樣每一年都會記得,所以就從 30 歲開始一年一年環島的計畫。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這些都是台灣鐵道的車站,你聽過或去過哪幾個呢?

主持人:你做過雞排環島、機車環島、帶女兒抓周,好多種特別的環島,那下一次的環島旅行,有沒有想要嘗試的方式呢?

Windy:
我有兩個計畫非常希望進行,有一個環島方式它不是繞一圈,是從中間切過去叫做「剖地瓜」。從最北邊的富貴角或是三雕角燈塔開始,往中央山脈靠近,一路往鵝鑾鼻燈塔前進。這個常常會有很多單車騎士挑戰的路線,這個路線光騎單車就要花 5 到 7 天不等,而且不太有停下來的時間。

因為這條路線本身真的比較荒涼,我會想要留一個長一點的假期,在這條剖地瓜路線延伸出去,探索周邊的部落、鄉鎮,甚至走一些山林步道。它可能不是環島,但就是串島的形式。

另外一個計畫希望此生有機會可以實現,我很希望可以划獨木舟環島,因為它有碼頭上下岸的問題,可能划到一個碼頭之後,走一段陸路再從下一個碼頭下船,但就要比較了解台灣的潮汐。我很希望這一輩子可以完成,因為我覺得台灣人都是海島的子民,我們對海是比較恐懼,那海也是我們土地、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希望可以多了解一些海象,多了解一點海洋,不要對海洋只是恐懼而已。它是一個比較大的計畫,所以可能要等退休比較有餘裕再來完成,可是它會是我今生的夢想之一。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雞排、重機、鐵馬環島都不稀奇,段慧琳此生的夢想希望有一天,可以用划獨木舟的方式走一圈台灣。

主持人:對於環島的初心者,有哪些第一次規劃環島旅行的建議呢?

Windy:
非常建議大家用鐵道環島的方式,因為單車環島需要體力,又會碰到天氣考驗,摩托車環島也是一樣,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克服。但是鐵道環島是大眾運輸工具,所以能力限制不高、門檻比較低,如果碰到困難,只要有車站都可以找到人幫助,就算是無人小站,也會有緊急聯絡電話,所以安全比較無虞。如果單純規劃坐鐵道去哪裡,覺得有點無聊,就推薦大家用抓周的方式,或者是有一年我自己畫了一張大富翁地圖,把站名都寫上去,還做了機會跟命運,擲骰子看下一站走到哪。

剛講的 3 比 7 原則或是 4 比 6 原則,你可以在大富翁的地圖有一些大站,譬如說有 30% 的大站、70% 小站,大站在你有一點辛苦、擔心的時候,可以回到人煙很多的城市。等到差不多休息好了,你再繼續往小站前進。這是一個初入門者很安全,又可以達到很高樂趣的方式。 

本文章所對應的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主題為

SDG 11
永續城鄉

來  規  劃  一  趟

對  自 己  好  ,  也  對  地  球  好  的  旅  行  吧  !

 The GOOD Travel Guide